爱因斯坦因为“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获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22年授予)。诺贝尔奖并没有奖励光量子说本身,而奖励他对光电效应的解释和预言。玻尔直到1925年康普顿效应中的能量动量守恒被证实后,才接受光量子说。这已经是量子力学新时期开始的那一年。由此,我们对爱因斯坦对此工作的自我评价“真正革命性”有更深的...
在爱因斯坦的情况下,尽管他的相对论理论具有开创性和前瞻性,但当时这一理论还存在较大争议。许多科学家对相对论的接受程度有限,甚至一些德国诺贝尔奖获得者曾威胁说,如果给相对论授奖,他们就要退回已获的奖章。因此,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在授予爱因斯坦奖项时,选择了他在光电效应方面的研究成果,而不是相对论。三、...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假说,这是量子力学的基石之一。他认为光是由一组能量分立的粒子(后来被称为光子)组成的,而不是连续的波。这个假说在解释光电效应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并为后来的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为这个贡献,爱因斯坦在1921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尽管爱因斯坦是量子力学早期的重要...
授予爱因斯坦的诺贝尔奖证书 图 | Timetoast 众所周知,诺贝尔奖不授予以下三种情况:1.已经去世的人;2.研究者超过3人;3.没有被实验证实的理论。 1905年爱因斯坦完成了包括狭义相对论在内的改变物理学的5篇重要论文,一些科学家开始跟进相关研究,学术界也开始逐渐了解相对论。从1910年起,爱因斯坦每年(除1911和...
于是诺奖委员会也并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在1921年爱因斯坦真的就拿到了诺贝尔奖,但是获奖的却并不是大名鼎鼎的相对论,而是相对来说并不起眼的光量子假说理论。因为根本没有人敢给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颁奖,他的相对论在科学界简直太伟大了,伟大到甚至都没有人敢去评论他的相对论正确与否。甚至说都没有人有这个资格...
○ 1931年,五位诺贝尔得主齐聚一堂,左二和中间两位分别是爱因斯坦和普朗克。| 图片来源:Public Domain ...
显然,历史上的确有人不止一次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如居里夫人于1903年获物理学奖,于1911年获化学奖;也有人在同一个学科内两次获诺奖,如巴丁(John Bardeen)于1956年和1972年都获得了物理学奖。可见诺奖委员会并无“一个人不能两次获奖”的规定。 至于爱因斯坦和诺贝尔奖的历史纠葛,由于已经超过50年,包括提名、讨论等...
然而,对于爱因斯坦来说,这笔奖金并非他追求科学研究的唯一动力。他更看重的,是科学研究本身所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感,以及为人类社会带来的进步和福祉。总之,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不仅是他个人科学研究的巅峰之作,更是整个人类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他的成就和贡献,将永远被铭记在人类科学发展的历史长河...
首先,爱因斯坦是理论物理学家,最擅长思维实验,没有实际的发明。他不像爱迪生是一位电器发明家。其次,爱因斯坦只获得过一次诺贝尔奖,而且这个诺奖还不是因为相对论,而是因为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为什么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如此成功,一个预言在百年之后都可以轻易获得诺贝尔奖,在当时却连一个诺奖都没有呢?我们还得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