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爨下焦桐 【拼音】: 【简拼】: 【解释】: 源见“焦尾琴”。指琴。也用以喻劫后仍堪用世的人才。何春旭《步步娇.缘感》套曲:“有幸时爨下焦桐,没幸时水上飘蓬。” 爨下焦桐 成语接龙 【顺接】:桐江钓丝桐乡遗烈桐乡置祠桐叶之封桐棺三寸桐乡归葬桐江垂钓桐乡待祀 ...
“琴得焦桐爨下声”出自宋代陈师道的《何复教授以事待理》。“琴得焦桐爨下声”全诗 《何复教授以事待理》宋代 陈师道 负俗宁能累哲人,昔贤由此致功名。骥收盐坂车前足,琴得焦桐爨下声。三献荆山时未识,一鸣齐鸟众方惊。传闻下诏搜遗逸,劝讲方思用老成。作者简介(陈师道)陈师道(1053~110...
“收拾焦桐爨下琴”出自宋代王洋的《秀实再用前韵惠诗再答·答见赠》。“收拾焦桐爨下琴”全诗 《秀实再用前韵惠诗再答·答见赠》宋代 王洋 身似鹪鹩寄远林,仍将病骨卜晴阴。有情缘堕有情法,无处云知无处心。棋对僧窗时自纵,诗传人口不堪吟。感君裁鉴多清赏,收拾焦桐爨下琴。《秀...
见南朝.宋.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任诞》中记载。后来就指对人或对事物倾注了很深的感情,向往而不能克制。清.纳兰性德在《蝶恋花.出塞》词中记载:“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爨下焦桐:东汉的蔡邕,擅长弹琴,对琴很有独到的研究。有一次,他在吴地见有人烧桐以爨,听到烧火时发出的暴烈的声音,知道所...
历史典故> 爨下焦桐 源见“焦尾琴”。指琴。也用以喻劫后仍堪用世的人才。何春旭《步步娇.缘感》套曲:“有幸时爨下焦桐,没幸时水上飘蓬。” 爨下焦桐相关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人之云亡 人事不知 人事不醒 人事代谢 人五人六 人亲骨肉香 人人有分 ...
步韵呈望月轩主人▪爨下焦桐少赏音诗词全文:爨下焦桐少赏音,天涯何意快论心。浮生踪迹离弦箭,人世文章跃冶金。已向异乡安旅枕,又从沧海豁尘襟。瓦当铭作延年字,一炷炉香展寸忱。
“焦桐邂逅爨下薪”出自宋代叶适的《送黄竑》。“焦桐邂逅爨下薪”全诗《送黄竑》宋代 叶适有客家住宝剑窟,将身自比夜明帘。见我立谈尽肝膈,骇视世俗徒沾沾。千年豪杰供指使,笑挞胡虏如奴钳。嗟予病衰绝少韵,只欲炙背依茅檐。劝子持难复居易,吕梁之舟先历试。焦桐邂逅爨下薪,良玉...
知音世所希,焦桐爨下摧。 榮樂各異勢,良驥等駑駘。 明 清 中華民國 箋注 作者 評論 版本 朗誦 注音 掃碼 詩帖 注釋 皖雅初集卷五 引用 在論文參考文獻中引用此頁面(APA第六版): 複製 作者 方惟寅(清)字蘭陔。嘉興人。援例得議敘。銳意八法,得錢塘高塏指授,有書名。
江南書院初圖霸,乃斲清琴爾許精。卻憶焦桐裁爨下,要知徽外是真情。北宋 南宋 元 韓淲 同期作者 同期政權 歷史視角 箋注 作者 評論 版本 1 朗誦 注音 掃碼 詩帖 韻譯南朝的蕭繹初時想稱霸江南,因此製作了這張如此精美的清琴。想起了焦尾琴最終在灶下被燒毀,要知道琴弦之外才是真情。
《秀实再用前韵惠诗再答·答见赠》 宋 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