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懿公,燕前文公之子,燕国第二十五位国君,前548年—前545年在位。 燕惠公姬款,燕懿公之子,亦称燕简公,燕国第二十六位国君,前544年―前536年在位。 燕悼公,燕惠公之子,燕国第二十七位国君。前535年—前529年在位。 燕共公,燕悼公之子,燕国第二十八位国君,前528年—前524年在位。 燕平公,燕共公之子,燕...
燕简公,是春秋时期北燕国君主,在燕国历史上有两个燕简公。 第一个燕简公叫姬载,为燕平公之子,公元前504~前493年在位,是春秋时期燕国第二十九代君主,史称燕前简公。 第二个燕简公叫姬款,为燕文公之子,公元前414~前370年在位,是战国时期燕国第三十四代君主,史称燕后简公。 这两个燕简公逝世后皆葬于...
燕后简公在位三十年,但关于他的记载却很少,主要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点:历史背景的影响:燕后简公所处的时代正值春秋向战国过渡的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的历史记载往往聚焦于那些对中原事务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和人物。而燕国在这一时期相对默默无闻,较少参与中原的权力争夺和重大事务,因此其国君的记载也相...
战国时期,燕国经历了第三十四任君主,此人名为姬载,又一说名为姬款,继承了燕闵公的王位。关于他即位的具体时间,《史记》记载为前414年至前370年,而他本人在位期间共计四十五年,最终于前370年离世。根据《史记》的记载,燕后桓公继位,但也有一说认为是燕孝公或燕献公继位,参考了《竹书纪年...
易县之城中,曾发现有恒公、文公、昭王、惠王等十多位燕国国君墓地,今天的考古中据说曾发现有古河道痕迹,也即可能在春秋战国时代的这里,燕国都城是在大河之边建城的。易县所发现的那些国君,大多出现在两代燕简公之后,而燕简公时代的政治中枢,则很可能出现在蓟城之地,据《水经注》记载:城外南北均有燕...
首页>北京市> 燕前简公 职业: 国籍: 出生城市: 毕业院校: 出生日期: 人物简介:春秋末期燕国第三十任君主,燕前简公,是中国春秋时代后期燕国的君主,继燕平公之位。在位十二年卒,由燕成公即位。史籍记载《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十九年卒,简公立。简公十二年卒,献公立。 燕国简史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灭商,...
不过燕国人也怕多事,也委曲求全,送上宝器与女子求和了。总的来看,燕简公之死的风波背后,还是齐晋两国为了争夺北燕亲附倾向的斗争,到了最后,还是齐景公胜了一筹。 《墨子》在记录鬼魂暗杀事件时,两次强调“朱”这种明晃晃的红色,可能就是为了突出鬼魂的正义感,毕竟朱红色是周人所尊奉的正色,鬼魂应用朱红色器具...
四五十年很短,四五十年也很长,长到燕国也可以经历三代国君。燕国有三位国君燕平公、燕前简公和燕成公,他们相继掌舵燕国,他们所处的时期至为关键。公元前500年前后到公元前450年前后,从历史维度上来看,这段时间可谓是千年之变局。春秋时代最强的晋国,已是六卿独强,晋国家族力量纷争不断,枯骨万千,权臣...
燕前简公在这样的背景下继位,他的统治策略和决策无疑对燕国的历史走向起到了关键作用。尽管燕前简公在位时间不长,但他的统治对后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他的继任者燕成公继承了他的王位,继续领导燕国走向新的发展道路。燕国的兴衰与这一时期众多君主的决策息息相关,燕前简公作为其中的一员,其...
战国时期燕国第三十四任君主。燕后简公(?─前370年),原名姬载,一说名姬款,继燕闵公之位,一说是继燕平公之位。在位四十五年卒(《史记》说十二年卒),燕后桓公立(《史记》说燕孝公立),一说是燕献公立(引《竹书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