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燕然山铭》是东汉永元(汉和帝年号,公元89年)年窦宪率领军大败北匈奴后,在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的杭爱山)南麓勒石铭刻纪功的摩崖文字,由随军出征的中护军班固撰文,宣扬了东汉与北匈奴之间最后一场大战的战绩与汉朝的德威。后以“燕然勒功”作为建立或成就功勋的典故。1990年,外蒙古的两个牧民在一处岩...
“燕然山铭”刻于东汉永元元年(公元89年),距今已近两千年。20世纪90年代,在蒙古国杭爱山发现了此处摩崖石刻,但直到2017年,才由中蒙两国联合考察队成功解读并确认为“燕然山铭”。燕然山是秦汉与匈奴时期蒙古高原一座山脉的名称。公元89年,东汉王朝远征北匈奴,统帅窦宪登临燕然山,命史学家班固撰文、刻石勒铭纪念...
于是他俩就搬来脚手架,对照着《封燕然山铭》结果让人振奋人心,把现场的中方人员激动的热泪盈眶。 基本可以断定,这就是汉代文学家班固的《封燕然山铭》的崖壁石刻真迹,同时也更加确定了那一段大汉远征匈奴历史的真实性。 封燕然山铭原文翻译注释 [ 汉朝 ] 班固 封燕然山铭原文 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汉元舅曰车骑...
结合教材知识可知,窦宪(东汉)出击北匈奴,取胜后刻铭燕然山,C项正确;燕然石刻的主人公是东汉的名将窦宪(字伯度),与秦朝北击匈奴无关,排除A项;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与《燕然山铭》石刻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燕然石刻的主人公是东汉的名将窦宪与西汉设护乌桓校尉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经过认真辩识,初步确认此刻石即著名的班固所书《燕然山铭》。这是中蒙合作所获重大考古发现,详细的经过、内容以及资料整理和解读正在进行中。”然而,正是这纪功石刻《燕然山铭》害死了史学家班固,而且在写《燕然山铭》时,班固穷困潦倒,虽然在窦宪军中谋得一职,但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不带编的非正式工作...
似乎是它耐不住千年的寂寞,也似乎是老天不想再将它掩藏, 1990年,《封燕然山铭》终于对朝思暮想的国人们露出了它的本来面目。这年秋天,两位蒙古牧民在蒙古国杭爱山南麓避雨时发现了一片摩崖石刻。他们并不知道这是什么,也不知道上面刻写的是什么。其他人也不认得上面的字,因为这是在蒙古国,汉字对于他们...
近2000年来,不乏有心人前赴后继地寻访着《封燕然山铭》石刻,《封燕然山铭》石刻发现之事也因此屡有记录,包括清代名将左宗棠部下张曜所访得之拓片,但具体位置一直未被确认。事情出现转机是在公元1990年。这年夏天,蒙古国两位牧民在一个名叫为Inil Hairhan的山的南麓摩崖下避雨,雨过天晴,发现了摩崖上、阳光...
如图是在蒙古国戈壁省发现的《燕然山铭》石刻,与此石刻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秦朝北击匈奴B. 鲜卑人的迁徙C. 窦宪出击北匈奴D. 西汉设置乌桓校尉
《燕然山铭》石刻现身蒙古国,中蒙联合考察队对蒙古国中戈壁省德力格尔杭爱苏木境内的一处汉文摩崖石刻进行实地考察。此摩崖位于蒙古国中戈壁省稍微靠西南的地方,在杭爱山一个支脉的向西南突出的岩石上,当地称此山为“Inil Hairhan”,海拔1488米,摩崖石刻宽1.3米、高约0.94米。发现这一摩崖石刻后,考察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