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是唐代诗人高适的边塞诗杰作,全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边塞战争的惨烈与战士的英勇,同时深刻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将领的失误。开篇即点明战争背景:“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烟尘滚滚,战事紧张,汉将毅然出征,誓破贼军。接着,诗人描绘了战士们的豪情壮志:“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高适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与岑参齐名。文学史上把他们称为“高岑”。高适的边塞诗,气骨遒劲,笔力浑厚,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征战生活和他报效国家的热情。对唐朝军队内部的黑暗现象,揭露的也很深刻。《燕歌行》是高适所有边塞诗中最为杰出的一篇。 “燕歌行”,是乐府古题,也就是汉魏乐府音乐中一支曲调的名称。
高适诗歌的注意力在于人而不在自然景观,故很少单纯写景之作,常在抒情之时伴有写景的部分,因此这景带有诗人个人主观的印记。《燕歌行》中用“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勾划凄凉场面,用大漠、枯草、孤城、落日作排比,组成富有主观情感的图景,把战士们战斗不止的英勇悲壮烘托得更为强烈。高适在语言风格上用词简...
高适《燕歌行》赏析1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韵一)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韵二)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韵三) ...
高适《燕歌行》全诗气势畅达,笔记矫健,气氛悲壮淋漓,主旨深刻含蓄。 曹丕《燕歌行二首》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现存最古老的完整的七言诗,句句用韵,但是还存在用韵单调的缺点,但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燕歌行》的主题发生巨大变化 南北朝时期的《燕歌行》虽然在主题上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原本的“燕乐”之...
赏析: 《燕歌行》是唐代高适创作的一首豪壮激昂的长诗。诗中通过描绘北国的冰封雪飘景象,以及长城和大河的壮丽场景,表达了北国风光之美。诗人以山舞银蛇、遥望天公等形象词句,表现出北国的雄伟壮丽,激起了读者的豪情壮志。 娓娓道出了江山在人们心中的珍贵和美好,通过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历史英豪的评价,暗示了...
高适《燕歌行》原文|译文|赏析 '《燕歌行》是唐人七言歌行中运用律句很典型的一篇。此诗主要是揭露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唐代: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燕歌行 高适 唐代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