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熟干地黄丸,药品,主治肾虚骨痹,面色萎黑,足冷耳鸣,四肢羸瘦,脚膝缓弱,小便滑数。【来源】《圣济总录》卷二十。【组成】熟干地黄(切,焙)2两,肉苁蓉(酒浸,切,焙)2两,磁石(煅,醋淬)2两,山茱萸3分,桂(去粗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山芋3分,牛膝(酒浸,切,焙)1...
药方名称熟干地黄丸 处方熟干地黄(焙干)120克 杏仁(汤,退去皮、尖、双仁,炒,别研)牛膝(去苗叶,酒浸,焙)各45克 苦参(细锉,,焙干)菟丝子(酒浸,焙,捣)肉苁蓉(酒浸,切,炒)黄耆(炙,锉)萆薢(炒)各30克 桂(去粗皮)青木香(生用)各7.5克 诃黎勒(煨热,去核)15克 升麻23克 制法上一十二味,除杏...
熟干地黄:2两桂心:1两山茱萸:1两五味子:1两肉苁蓉(酒浸1宿,处理后去皮,炙干):1两丹参:1两泽泻: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钟乳粉:1两白茯苓:2两这款方剂的来源出自古代医书《圣惠》卷四十六,专门针对特定的病症进行治疗。【方剂主治】熟干地黄丸主要用于治疗气嗽不止的情况,特...
补肾熟干地黄丸 药方名称补肾熟干地黄丸 处方熟干地黄(切,焙)2两,肉苁蓉(酒浸,切,焙)2两,磁石(煅,醋淬)2两,山茱萸3分,桂(去粗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山芋3分,牛膝(酒浸,切,焙)1两,石南3分,白茯苓(去黑皮)3分,泽泻3分,黄耆(锉)3分,鹿茸(去毛,酥炙)2两,五味子3分,石斛(去根,锉...
熟干地黄丸的用法与剂量如下:每服用一次,需要取30丸,确保这些药丸是以温水进行吞服。这样的剂量需要每日服用三次,以保持药效的稳定。这种丸剂的制作源自古代经典著作,如1133年的《鸡峰普济方》和1251年前的《兰室秘藏》,作者分别是张锐和李杲。制作上,地黄丸的配方包括车前子、熟干地黄、葵子以及...
干地黄丸10 【处方】 熟干地黄1斤,牛膝1斤(去苗),枳壳5两(麸炒微黄,去瓤),茯神3两,菟丝子5两(酒浸3日,曝干,别捣为末),车前子5两,地骨皮2两,诃黎勒皮3两。 【制法】 上件药,别取生地黄肥者捣绞...
【别名】滋阴地黄丸(《东垣试效方》卷五)。【处方】人参6克 炙甘草 天门冬(汤洗,去心)地骨皮、五味子 枳壳(炒)黄连各9克 当归身(酒洗,焙干)黄芩各15克 生地黄(酒洗)23克 柴胡24克 熟干地黄30克 【制法】上药同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养血凉血。治血弱阴虚...
1两,菟丝子2两(酒浸,别捣),白龙骨1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肾虚骨痹,面色萎黑,足冷耳鸣,四肢羸瘦,脚膝缓弱,小便滑数。【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日3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 以上就是关于补肾熟干地黄丸的一些简单的介绍了,...
补肾熟干地黄丸 【处方】 熟干地黄(切,焙)2两,肉苁蓉(酒浸,切,焙)2两,磁石(煅,醋淬)2两,山茱萸3分,桂(去粗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山芋3分,牛膝(酒浸,切,焙)1两,石南3分,白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