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专家将熊通称王这一年定为“春秋”元年,也有理由:天无二王,人无二主,人家楚子都称“王”了,那也预示着“周王朝”已经分裂了,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岂不是天下大乱了,而“春秋”最显著的标志就是“乱了规矩”。 (一)楚王称王,春秋开始 公元前704年夏,熊通想测试一下自己的号召力,于是遍招江汉诸侯至沈鹿...
熊通称王,是楚武王个人智慧、胆识和能力的体现,更是楚先族几代人在析水、丹水、汉水、蛮水、江水、及沮漳河流域,筚路蓝缕、苦心经营、奋勇拼搏的结果。 小结 西周初期,楚人从析水旁的穴穷出发,首先在汉水流域的夷屯完成了建国,并扎稳了脚跟;之后举族南下,在江旁的发渐、旁屽、乔多迅猛发展;但很快厄运到来,...
春秋楚史:随侯轻敌,楚熊通僭越称王 公元前741年,熊通费尽周折,成功的成为了楚国新一任国君。熊通一直想恢复先祖熊渠的王位,为此,在沈鹿会盟汉东诸侯国,为称王造势。可是,随国却没有来会盟,熊通便以叛盟罪名讨伐。熊通亲率大军,屯兵与汉水与淮水之间,兵锋直指随国。随侯听到消息,抓紧将把两个亲信叫来商...
熊通称王后,楚国高歌猛进,四处出击,开疆拓土。先是进攻濮国,占据如今川、鄂交界的广大地区;而后于公元前701年,在安陆的东南打败郧国;公元前700年,战胜绞国军队;公元前699年,征战罗国,因楚帅轻敌惨遭失败。武王暂停征伐,开始国内建设。此后八年,武王修养生息、未动刀兵,直到公元前690年,年近古稀的武...
楚国令尹斗伯比进言说“楚国久不称王,贸然恢复王号恐怕会引得诸侯国非议,可先向各国展示大楚武实力,届时各国必不敢言语。汉东之国,惟随为大。君姑以兵临随,而遣使求成焉。随服,则汉淮诸国,无不顺矣。”熊通欣然采纳,亲率大军出征,并派大夫薳章赴随国招降。
熊通称王,开了中国历史上诸侯僭号称王的先河。成为第一个僭越的狂人。他得意洋洋的写了一封信给周桓王说:“现在,寡人也和你一样,是天下的大王了!但我仍然还是很乐意为你效劳。”周桓王看了这封信,默默地走到窗前,望着皎洁的月光,想到了文王、武王,脑海中满满地是那个周朝盛世。
赫赫楚史.熊通称王 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741年的30年间,中原诸侯忙着拉帮结伙争当“老大”,而楚国若敖、霄敖、蚜冒三代国君一心一意谋发展,抢地盘,疆域不断增大,国力日益增强。 公元前741年,楚君蚜冒熊晌去世,他的弟熊通杀掉侄子自立楚王,这就是为楚武王(前740一前690年)。杀侄夺位,这熊通够狠,不过,...
熊通称王中国历史上诸侯僭号称王的先河 导语:楚国从熊渠开始,一代代强大了起来。熊渠之后八世为熊仪,熊仪的谥号是“若敖”。这是楚国君主第一次使用上了谥号,也就标明着和中原一样, 楚国从熊渠开始,一代代强大了起来。熊渠之后八世为熊仪,熊仪的谥号是“若敖”。这是楚国君主第一次使用上了谥号,也就标明着和...
这一年,熊通加冕登基,僭号称王,建立了全新的大楚王朝。然后,他在一个叫沈鹿(湖北钟祥)的地方,学着周武王的样子,胜利召开了第一届楚朝诸侯大会盟。楚国影响力之内的一些小国诸侯们,都纷纷赶来拜见了这位新大王。 如巴国(重庆)、庸国(湖北竹山)、申国(河南南阳)、邓国(湖北襄阳)、郧国(湖北安陆)、罗国(湖北宜...
第一任正式称王的楚君是楚武王熊通,杀太子自立。 熊通三十五年,楚伐随。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现在诸侯为叛,相侵相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随人替楚问周,周王室不听,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