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熊希龄出任北京政府国务总理后,为解决政府支绌的财政状况,实现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顺应当时建立强有力中央政府的时势,力主废除省制,将其列入施政方针并积极筹划。在筹议过程中,不仅总统府、国务院主张各异,国务院内部亦存意见分歧。袁世凯依据时势变化及政治需要,对熊希龄内阁的废省筹议采取不同态度:在需要...
1935年7月7日,香山慈幼院举行了第一届“回家节”,熊希龄曾赋诗言道:“漫言桃李在公门,教养全蒙社会恩。念念勿忘同类苦,牺牲私利始能存。”熊希龄以无私的胸怀告诫学生,他们能享此天伦之乐,不要以为只是学校家长们的功劳,须知桃李成荫全赖社...
熊希龄的内阁因为方针政策触犯了袁世凯的利益和统治,所以两人产生隔阂遭到很多非议。熊的施政方针是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改善财政,建立经济强国,这些计划和基本的法令直接触犯了袁世凯的封建军阀专制和北洋官僚的资本利益。袁世凯让熊组阁也不是看中了他的经纶大才,而是想利用他民主政治念头,满足他的政治愿望罢了。袁世凯...
湖南湘西凤凰,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此地诞生了不少的名人志士,熊希龄就是其中的一位。 1870年7月23日(清同治九年庚午六月二十五日),熊希龄出生于湖南湘西凤凰县一个三代从军的军人家庭。因此地隶属湖南凤凰厅,故在熊希龄成名之后,他又被人尊称为熊凤凰,家住凤凰县沱江镇文星街。
1913年9月11日,熊希龄内阁正式成立,熊希龄任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其他总长是:外交孙宝琦,内务朱启钤,陆军段祺瑞,海军冠雄,教育汪大燮,司法梁启超,交通周自齐,农林、工商张謇。国民党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利用以中间派自居的进步党作为实现帝制复辟的工具。 ...
1913年,熊希龄在组成“第一流人才内阁”时宣布:“官营事业惟择其性质最宜者乃行开办,其他皆委诸民,不垄断以与争利,但尽其指导奖劝之责而已。”这一举措 A. 有助于民间资本的发展 B. 。 打破了官僚资本的垄断 C. 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D. 确保了政府的经济收入 ...
熊希龄的名流内阁,虽然难产,总要呱呱落地的。 财政总长袁本来属意周自齐。周自齐字子廙,山东单县人,副贡出身,生长于广东,因此和粤系财阀接近,梁士诒很支持他。由于梁启超一直要当财政总长,而袁又不肯给梁,于是财政总长一职只好由熊希龄以国务总理兼任。
熊希龄是民国成立后的第一任内阁总理,也是从凤凰所走出的第一个知名度很高的杰出文人。据说熊希龄少时就有湖南神童之称。他幼年时与人出对所作的几个对联故事,至今仍脍炙人口流传不绝。其一是说有一次先生出一联让学生对,其联曰:栽数盆花,探春秋消息。许多学生都对不出,熊希龄不暇多思,即对了一句:凿一池...
“第一流人才内阁”的总理熊希龄是( )党员。 A. 国民党 B. 进步党 C. 民主党 D. 共和党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B 正确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民初政党与议会。袁世凯重新组阁,成立“第一流人才内阁”。1913年7月,袁世凯任命进步党议员熊希龄为内阁总理。 知识模块:中国近现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