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着重指出的是,熊十力虽然提出了各种说法,如“体用可分,而实不可分”,“即体即用,即用即体”[3],“体必成用,……用必有体”,“体用有分而实不二”[4],“全体既成大用,……大用成于全体”[5],“全体显用”、“即用显体”[6],“称体起用”、“摄用归体”[7],等等,他特别喜欢用海水与众沤...
1一、熊十力的體用論的「體用不二而有分 分而仍不二」的基本結構與平章儒佛 本文綱要 在本文第一節中 我解釋熊十力的「體用論」的「體用不二而有分 雖分而仍不二」的基本結構在理論上的創新之處 亦即 它包含了存有論的轉折與概念的執定在體用不二當中。在第二節 我從「體用不二而有分 雖分而仍不二」的基...
[摘 要]在熊十力的历史观中,“在场性”可以理解为“儒学精神”,他以此为根基建构了一种自称为“体用不二”的哲学原则,并将它贯彻到了自己的中国历史学研究之中。熊十力历史观中的“体”指的是一种客观的儒学精神,即中华文化和历史的本体;“用”指的是中...
“体用不二”内含“境不离心”的意蕴,是对中国儒家价值体系的一种回归,包含着熊十力先生对宇宙本体论以及人生论的深刻思考。 标签:熊十力;体用不二思想;意蕴;价值 熊十力先生是中国著名的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中国儒家文化的基础上,借用了西方哲学中的本体与现象论,对佛教的唯识论进行了新的诠释。熊先生在《新...
熊十力先生的“体用不二”思想是熊十力先生的突破和创新,推动了中国近代哲学的发展,体用之间有区别而又相即不离。“体用不二”思想追求的是“内圣外王”“天人不二”的境界,展示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目的在于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使人认识宇宙的本体以及人的本心,从而保持刚健向上的心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世界,认真修...
“体用不二”论:“体”是本体,“用”是功能,“不二”是唯一。“体用不二”论肯定本体的唯一性和能动性,肯定本体与功能的一致性。熊十力认为真实存在的本体只有一个——既是宇宙万象的本源,又是人们反求自识的真理。但是本体和现象之间又不是割裂的,本体不在现象之外或现象之上,而在生生化化的...
创立“新唯识论”体系。熊十力认为:“哲学上的 根本问题,就是本体与现象”,“新唯识论”的本 旨即“体用不二”,本体与现象相即不离。 一、“见体”之路 (一)、出入佛学、转归于儒 熊十力最早的本体思索,可追溯到他的少 年时代“年十三岁,登高中伤秋毫,顿念万有皆 ...
年 月第 卷第 期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一熊十力文化思想刍议 “返本开新 与“体用不二’’牛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翠河北石家庄 摘要 中国的近代化面临着两难的抉择 中酲文化的分辨成为近代中国的文化难题。熊十力的学说正是以“返本开新”为指归 试图从传统儒家精神中开出现代的科学、民主思想。。体用...
也是熊十力先生对毕生所探求的“体”“用”关系问题的解释。值得肯定的是,熊十力先生的“体用不二”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体”“用”二元对立论。但与其同时,也存在着自身的理论的相悖。具体来讲有以下三点:即“体”“用”概念确立之缺陷;“即用即体”的相悖;“体”“用”区分不稳定等等。 Key:熊十力 “体用...
熊十力以体用问题为纲展开中西哲学比较,其比较贯穿了“体用不二”的思维方式。基于比较,熊十力彻底地批判张之洞倡导的“中体西用”论及其思想影响,并以“体用不二”作为会通中西的“大通之道”。“体用不二”既是其思想的立言宗旨,又是其中西会通的内在逻辑理路与间架结构,更是其会通性运思的机杼与关键。熊十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