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者称,熊十力天性旷达,不喜雕饰。一次,王元化来访,他恰在沐浴,于是招呼王进门,自己赤身坐澡盆之中,与王谈话,一派魏晋风度。而他的信札、著作,常写在已用过的纸背上,字迹潦草不堪。 不过,熊十力最有“真人”风范之处,当数他一身牛气,平生绝不媚俗。徐复观当时官拜少将,是蒋介石面前的红人,常...
在此期间,熊十力和弟子们讨论过去上海、去重庆、去北京等不同方案,更是多次谈到想回湖北老家,有一次则说,若不能回乡,则赴台,其心境却是:“不如出游一番,随时随地死了算事。”最终,熊十力的三个学生中,徐复观和牟宗三仓促赴台湾,唐君毅去了香港,只有熊十力留在大陆。 听天由命 熊十力与徐复观们的讨论,不可谓不...
熊十力说到后生对前辈要有礼貌,批评徐复观来信字迹潦草,诚意不足。徐复观立即去信道歉。经过几次通信后,熊十力约徐复观来书院面谈。 徐复观第一次去见熊十力,是身着陆军少将军服。徐复观向熊十力请教该读点什么书,熊十力向他推荐了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徐复观说这本书早已读过了。熊十力面露不悦之色,说你并没有...
文化名人熊十力先生曾教他的弟子徐复观,阅读王夫之的《读通鉴论》。某日,先生问徐复观读了之后有何心得,徐复观回答说他读出了许多不能同意的地方。“你这个东西,怎么会读得进书!”熊先生还没听徐复观说完就火了,怒声斥骂道:“任何书的内容,都是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你为什么不先看出好的地方,却专门去挑坏...
徐复观对熊十力哲学的继承与突破
历史与秩序鼎革之际——熊十力致门下徐复观、牟宗三、唐君毅定去留O鼎革之际——熊十力致门下徐复观、牟宗三、唐君... 鼎革之际——熊十力致门下徐复观、牟宗三、唐君毅定去留 编者案:一批徐复观旧藏的熊十力信札昨日亮相中国嘉德2016秋拍上海巡展。此批信札系熊十力于1948-1949年间致徐复观、牟宗三...
徐复观虽对熊十力哲学颇多批评,但从总体上看其哲学主张实是对熊十力哲学的继承、反思、拓展与突破。徐复观主张哲学思考的“基点”不应是思辨而应是实践,提倡“实践体系”与“正常之道”,反对一切形而上学与思辨体系。这种主张意味着对思辨哲学的抽象性、同一性、绝对性、
摘要: 1949年4月10日,徐复观即将南走之际,接到老师熊十力的加急长书。老师在信中极力劝阻他不要去台湾,在这封长信里,熊十力语重心长地向自己的爱徒讲述不能去台湾的理由,条分缕析地把为何不能去台湾的种种原因剖析得淋漓尽致,比如国军已 暂无资源 收藏 引用 分享 推荐文章 民国时期熊十力与船山学研究 ...
理科如盖楼,每一步都影响学术大厦的最後质量与功能,各自研究分享更须按一定标准规范互相检测而添砖加瓦,才能保证整体的稳固与美观。1943年,时任陆军少将的徐复观,前往重庆北碚勉仁书院(梁漱溟先生主持),第一次看望熊十力先生。徐复观向熊十力请教,应该读什么书。熊十力向他推荐了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徐说这本书早...
在此期间,熊十力和弟子们讨论过去上海、去重庆、去北京等不同方案,更是多次谈到想回湖北老家,有一次则说,若不能回乡,则赴台,其心境却是:“不如出游一番,随时随地死了算事。”最终,熊十力的三个学生中,徐复观和牟宗三仓促赴台湾,唐君毅去了香港,只有熊十力留在大陆。 听天由命 熊十力与徐复观们的讨论,不可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