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显微组分是在显微镜下划分的煤的基本组成成分。主要是指植物遗体转变而成的有机显微组分,相应地煤中的矿物质叫无机显微组分。煤的有机显微组分这一术语是英国M.C.斯托普丝于1935年首先提出的。基本介绍 煤的有机显微组分分类有多种方案,大致可分属于两类:①侧重于成因的分类,通常在透射光下研究煤的薄片,...
煤的显微组分包括有机质和矿物质,它们对煤的性质和用途起着重要的影响。 一、有机质 煤的有机质是指由植物残骸形成的有机物。有机质是煤的主要组分,其含量通常在70%以上。有机质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有机物组成。 1. 纤维素 纤维素是煤中的主要有机质组分之一,它是植物细胞壁的重要成分。
百度试题 题目煤的显微组分分为() A. 镜煤类 B. 角质类 C. 丝碳类 D. 暗煤类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A,B,C 反馈 收藏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简述什么是煤的显微组分?煤的有机显微组分可分哪几组?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在显微镜下才能识别的煤中的基本组成单元称为显微组分。煤的有机显微组分:镜质组v、壳质组e和惰质组i。反馈 收藏
煤的显微组分分析是煤的成因类型、煤岩组成分类命名和煤相分析的基础。煤岩类型在煤层中无论垂向和横向都有变化,而薄片研究的代表性又受切片范围的限制。为了使煤的显微组分分析具有更好的代表性,一般使用缩分的混合煤样制成煤砖光片,用反射光研究进行组分分析。野外取样时,将煤层按煤的宏观类型分层刻槽取样,...
煤显微组分组 煤显微组分组是1996年公布的煤炭科学技术名词。定义 成因和性质大体相似的煤显微组分的归类。硬煤分:镜质组、半镜质组、惰质组、壳质组,褐煤分:腐植组、惰质组、稳定组。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名词》。
煤的显微组分 显微组分(maceral)是指显微镜下可识别的煤的基本组成单元。有机显微组分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各种组织和器官的残体及降解产物。无机显微组分即煤中的矿物。 显微组分分类:依据GB/T15588-2013《烟煤显微组分分类》,烟煤的显微组分分类包括3个显微组分组,20个显微组分、14个显微亚组分。
答:在显微镜下才能识别的煤中的基本组成单元称为显微组分。 煤的有机显微组分:镜质组 V、壳质组E和惰质组I。 5•什么是凝胶化作用和丝炭化作用? P52、P59 答:凝胶化作用是指泥炭化作用阶段成煤植物的组织在积水较深、气流闭塞的 沼泽环境下,产生极其复杂的变化,一方面,植物组织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水解...
简述煤的显微组分的识别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1)镜质组 透光色为橙-橙红色。 反射光下灰色,无突起,油浸反射光下呈深灰色。煤级越高,反射色越浅,高煤级烟煤和无烟煤中呈白色。 具弱荧光或不具荧光,其中基质镜质体的荧光性最为明显。 (2)壳质组 透射光下透明,黄-红橙色,大多轮廓清楚。 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