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牙璋: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借指奉命出征的将帅;凤阕代指皇宫。“铁骑绕龙城”,说明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代指精锐的...
从军行[唐]杨炯烽火照西京①,心中自不平。牙璋②辞凤阙③,铁骑绕龙城④。雪暗凋⑤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⑥,胜作一书生。【注】①西京:长安。②牙璋: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
题目【原诗】: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释】:杨炯:(650-693?),华阴人,排行七。显庆四年(659)举神童,五年待制弘文馆,上元三年(676)补校书郎,天授元年(690)与宋之问同直习艺馆。后为婺州盈...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首联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而是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由烽火自然引发诗...
从 军 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①辞凤阙②,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 胜作
【原诗】: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释】:杨炯:(650-693?
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①,心中自不平。牙璋②辞凤阙③,铁骑绕龙城④。雪暗凋⑤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⑥,胜作一书生。【注释】①西京:西安。②牙璋:古代发兵所用的兵符,分
3.不平:难以平静.4.牙璋:调兵的符牒.两块合成,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嵌合处呈齿状,故名.这里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凤阙:汉武帝所建的建章宫上有铜凤,故称凤阙.后来常用作帝王宫阙的泛称.5.铁骑:精锐的骑兵,指唐军.绕:围.龙城:汉时匈奴大会祭天之处,故址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东侧.这里泛指敌方要塞.6.“雪暗...
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第二句话从哪两个方面描绘了激烈悲壮的战争场面 扫码下载作业帮搜索答疑一搜即得 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举报 描写了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视觉和听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