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里寒虚实证治,尤其是里寒虚证治,颇易引起误解,以为既属寒证,便不当归入热病学讨论。实际上证的寒热性质与热病是两种不同的概念。里寒证不论虚实,均有出现发热的可能,例如流行性出血热、霍乱、乙型脑炎等感染性疾病,都有发热而属外感里寒虚实的情况。其次,热病是一个过程。不能说只有处在发热阶段才称为热病,...
常见的热病包括感冒、流感、肺炎、中暑等。 那么,中医热病学是如何判断热病的轻重缓急的呢?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观察体温变化 体温是判断热病轻重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来说,体温越高,病情往往越重。如果患者体温在38℃以下,且发热持续时间较短,精神状态良好,饮食、睡眠等基本正常,通常表明病情较轻。但...
中医热病学如何分析热病的发病机理 关键信息项: 1、热病的定义及分类 2、发病的内因 3、发病的外因 4、内外因的相互作用 5、热病发病的经络脏腑关系 6、邪气侵袭途径 7、正邪交争的表现 8、体质对发病的影响 9、情志因素与发病的关联 10、环境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 1、热病的定义及分类 11热病是指由外感温热...
一、热病的概念和热病学的基本内容 (一)热病的概念 热病一名,尚无定义。有的根据《黄帝内经·素问》“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和“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认为热病是因伤寒所致。有的根据《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皆能化火”和“热病只能作热治,不能从寒医”,认为热病是因热邪所致。还有的据上所述,把...
《中医外感热病学》是现代吴银根、沈庆法主编的一部温病类中医著作。内容简介 绪论简介外感热病学性质、范围及形成。后分三篇:《基础篇》论述外感热病学、病因和病理、辨证、诊断、治疗及调护和预防;《病证篇》、《疾病篇》分别介绍感冒、伤寒等常见病,每证分概述、诊断与鉴别诊断、辨证论治、治疗参考内容。出版...
中医急性热病学,作者张清源,共353页。目的 《中医急性热病学:融伤寒与温病为一家》编写的唯一目的是试图将伤寒与温病融为一家。因而,在这次正式出版时,合为一册,且命之日《中医急性热病学——融伤寒与温病为一家》。内容介绍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为“急性热病学发展史”,将祖国医学中之伤寒与...
内伤热病则以调理脏腑功能为主,兼顾扶正祛邪。如脾胃积热用清热泻火药,肝郁化火用疏肝清热药,阴虚内热用滋阴清热药,阳虚发热用温阳清热药。 总之,中医热病学中区分热病的外感和内伤症状需要综合考虑病因、发病特点、症状表现、脉象、舌象以及治疗方法等多个方面。只有准确判断,才能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61结论 中医热病学中判断热病属性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诊断方法,全面分析患者的症状、病因等因素。准确判断热病的属性,是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在临床实践中,应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诊断水平,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医疗服务。 以上协议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中医诊断和治疗应在专业中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近代名老中医经验集·万友生论外感病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胡希恕 近代名老中医经验集·姜春华论临证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顾氏医桉 首届海峡蛇文化与生态及蛇驯养与蛇伤大会会议纪要 蛇伤继发水肿治案 热病学(万友生) 格式:PDF 页数:205 上传日期:2010-07-03 19:39:45 浏览次数:160 下载积分: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