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对其进行了拍照,到网络上查找相关资料,并到河南科技大学林业学院走访了林业专家,初步了解到这种病叫做柳树烂皮病,是由烂皮菌引起的。接着,就进行了柳树致病原因及其防治办法的实验研究。3实验过程· 57·3.1材料风干后的红色菌液数块、20cm 长的柳树段4段,琼脂、土豆、试管、镊子、接种环、脱脂棉、细线、...
结果表明,多菌灵无论在生长和生理代谢层面,均对杨树烂皮病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多菌灵对杨树烂皮病菌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蛋白质的代谢。本研究可以为多菌灵科学防治杨树烂皮病提供科学依据。关键词:多菌灵;杨树烂皮 病;防治 杨树是我国地域分布最为广 泛的造林树种,随着杨树栽植的 面积不断扩大,杨树烂皮病...
百度试题 题目松烂皮病病原是子囊菌,薄盘菌属的铁锈薄盘菌。此病菌是森林习居菌。常态下生长在树木下层的侧枝上,具有()作用。 A. 整枝 B. 促生长 C. 以菌灭菌 D. 增加叶绿素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反馈 收藏
树干上出现褐色或暗褐色水渍状病斑,皮层腐烂,组织松软。病斑表面有黑色小突起,内有白色病原菌丝体。春季和秋季发病较多,夏季也有发生。病原菌鉴定 杨树细菌性溃疡病 病原菌为丁香假单胞菌杨树致病变种(Pseudomonassyringaepv.actinidiae),属于假单胞菌属。杨树烂皮病 病原菌为子囊菌亚门的污黑腐皮壳菌(Valsa...
(1.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2;2.贵州省生物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9) 摘要:为探明红托竹荪菌蛋烂皮病菌侵染性、传播性及产生条件,从病害棚采集烂皮菌蛋为材料,以烂皮菌蛋部位为感染 病菌,用于对正常红托竹荪菌蛋进行伤和无伤涂抹病菌感染试验,以不涂抹病菌为对照,在不同温度湿度梯度下试验观察...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杨树烂皮病的病原为 。 A. 炭疽菌 B. 黑腐皮壳菌 C. 丝核菌、 D. 镰孢菌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B 反馈 收藏
杨树细菌性溃疡病和烂皮病是世界闻名的重要的杨树枝干病害, 也是常见病、多发病。其传染病菌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并可长期 潜伏在杨树树体上。 一、发病因素该型病与冻害、日灼伤、虫害、盐害、旱害的程度 成正比例。栽植用苗木过大、移植次数过多、假植太久的大苗或幼树, 在移植后不易恢复生机,或者因整枝...
龙里三地农户发生红托竹荪菌 ( Dictyophora rubrovol-vata ) 蛋烂皮病的菌棚气温、 相对湿度、 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 虫害、 覆土土壤及栽培原料处理等进行了调查分析, 以无病害棚作为对比, 发现该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在红托竹荪菌形成菌蛋阶段, 菌棚内温度 ( 30.0℃~37.1℃ ) 较棚外气温高 2℃~7℃...
杨树细菌性溃疡病 该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树种抗性和菌源有关。低温、干旱、土壤贫瘠等环境条件可能导致杨树抗病能力下降。带菌的苗木和木材是主要的菌源。杨树烂皮病 该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树种抗性和伤口侵染有关。土壤贫瘠、干旱、低温等环境条件可能导致杨树抗病能力下降。病菌主要通过伤口侵入,如机械损伤、日灼、...
警惕真菌性“烂皮病”对小叶榕的危害 (1),叶.一褐√,j 酣’ . 1二警惕真菌性”烂皮病’对小叶榕的危害重庆地处川东丘陵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这一地理和气候特征非常适合小叶榕的生长.而小叶榕又以其树型优美,四季常绿,病虫害较少,适应性特强容易繁殖等优点面深得山城人民的青睐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