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之炼字炼句 一、炼字炼词 1.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2.提问方式:①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②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③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诗眼)3.答题...
难点:“炼句”在学考和高考中的运用。 一、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 炼字,指锤炼词语,即诗人反复琢磨,从 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帖、最精准、最形象生 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 一般指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有时指诗 词中的数量词、叠词、虚词等。 示例 1.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2.鸟宿池边树,僧敲...
在创作古诗词时,炼句与炼字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们直接关系到诗词的艺术效果和意境的营造。以下是对炼句及炼字的详细阐述:一、炼句 1.重视诗句中的语法使用 诗语在语法结构上,五言通常用“上二下三”式,七言通常用“上四下三”式。具体结构可以是主谓、联合、偏正、支配(动宾或介宾)、补充等各种类型,都...
例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炼字上,“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中的“伏”字,精准地描绘出黄蜂的姿态;在炼句上,“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
前人有“炼字不如炼句,炼句不如炼意”之说。诗歌中的“炼字”,根本目的还是为了“炼意”,也就是更好地表达诗歌的意境。“炼字”必须以“炼意”为前提才具有价值。传说王平甫对自己《甘露寺》诗中“平地风烟飞白鸟,半山云木卷苍藤”颇为自负,苏东坡看后则认为其精神都在“卷”字上,前句“飞”与之很不相称,当...
第八讲 炼字炼句 今天我们讲-炼字,即是对诗中所使用的每一个字进行精细地推敲和创造性地搭配,使其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因为汉字往往一个字就是一个词,所以炼字往往也是遣词造句,运用字词的功夫。前人曾有“一诗要炼字,字者眼也”、“字为句眼”和“日...
二、鉴赏诗歌“炼句”艺术“4角度” 1.从含意角度(内容情感句) 弄懂所给句子的基本意思,进而把握其内容、情感的内涵。这是从句子的内容、情感方面出发的,也 是赏析句子的前提。 2.从句式角度(语言特点句)有的句子倒装,有错位的美;有的句子对仗,有整饬的美;有的句子互 文,有开合的美;有的句子长于炼字,有凝...
一、炼字炼句的由来 遣词造句写文章,字字珠玑做标题,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文字的艺术”。 这“文字的艺术”不是“文字的游戏”,讲究的是简练、精准、生动、传神。如何做到这一点呢?炼字炼句应运而生。 炼字炼句,这个“炼”字很重要。炼,最初本义是冶炼金石,使...
一、赏析下面文字中的炼字。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柳永《雨铃霖》) 3.瑜(周瑜)至,谓权曰:“……将军禽(擒)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数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诗歌鉴赏之炼字与炼句 单元位唐:·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唐·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对诗歌进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炼字类 诗歌语言鉴赏类型 炼句类 语言风格 高考古诗词鉴赏——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