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钧釉是仿钧窑紫红斑所作的低温颜色釉,首先是将瓷器素坯经过高温烧造成,然后在烧造好的素坯瓷器上施釉,再经800℃低温炉内二次烘烤而成,故得名“炉钧釉”。据《清宫造办处活计清档》记载,雍正十年二月初六,雍正皇帝下旨将炉钧釉梅瓶着配紫檀木座,由此可见炉钧釉符合雍正皇帝的鉴赏品位,成为皇家御器。
炉钧釉,作为钧瓷家族中的珍稀品种,正以其独特魅力在收藏市场上崭露头角,价值一路攀升,如今已无限接近亿元大关。炉钧釉起源于清雍正年间,在雍正、乾隆两朝达到鼎盛。它是在低温炉中烧成,因仿宋钧釉而得名。《南窑笔记》记载:“炉钧一种,乃炉中所烧,颜色流淌中有红点者为佳,青点次之。”《景德镇陶...
内外施炉钧釉。 在釉面密布蓝、绿相间的麻点纹,此种炉钧釉被称为素炉钧。它是在素坯上吹以翡翠色底釉(以氧化铜着色的粉彩颜料),再在面上吹以广翠色釉(以氧化钴着色的粉彩颜料),两种色釉经过窑火烧炼,相互交融,在釉表形成深浅、长短不一的垂流条纹,有的弯曲,有的垂直。由于釉中含有粉剂,故釉层厚而不透明...
- 色彩斑斓:釉色丰富多样,包含紫红、蓝、绿、月白等色,并且这些颜色相互交融,熔融一体,形成斑璨淋漓、变化万千的视觉效果。其中,红色并不太艳,红中泛紫,犹如刚成熟的高粱穗色,是炉钧釉的标志性颜色之一;蓝釉则如水波状,富有动感和层次感。- 色调变化:不同时期的炉钧釉瓷器色调略有差异。雍正时期以红蓝...
曾在2021年12月5日举行的北京保利秋季拍卖会上,出现过一件“清乾隆 御制胭脂红地番莲花卉套炉钧釉太平有象转心瓶”,该拍品自4500万元人民币起拍后,迅速经历了数轮竞价,最终该拍品以715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功落槌,加上佣金等费用,总成交额达到了8222.5万元人民币。此器撇口束颈,两侧饰象耳,丰肩鼓腹...
那,为什么叫“炉”钧呢?一种说法是,炉钧釉的制作需要使用高温炉窑进行烧制,因此被称为“炉”钧。另一种说法是,由一位姓“卢”的工匠所创。但是,大家要区分清楚的是此“炉”不同彼“卢”。炉钧釉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先在高温窑炉中烧制素坯,然后挂釉,再入800摄氏度的低温彩炉中二次焙烧。制瓷匠人...
炉钧釉,这名字听起来就很有韵味吧?它可是起源于清代雍正年间的低温窑变釉哦,因为史籍上有记载“炉钧一种,乃炉中所烧”,所以得名炉钧釉。 在雍正和乾隆时期,炉钧釉可是大受欢迎,尤其是景德镇御窑厂仿钧釉的品种之一,工艺独特,烧制过程也是相当讲究。先高温烧成瓷胎,再挂釉后入低温彩炉二次烧成,真是匠心独...
所谓炉钧,即指在窑炉中烧制的钧瓷。炉钧釉,这一低温窑变花釉品种,自清代雍正时期创烧以来,便以其独特的魅力在陶瓷艺术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其呈色剂主要包括铜、钴、铁等元素,经过烧制,釉面呈现出红、蓝、绿、紫、青等多种绚丽色彩,釉层丰厚,自然流淌,相互交融,从而产生出彩斑或条纹等独特的窑变效果。
这件清代炉钧釉长颈锥瓶,通高 20.3cm,腹径 8.4cm ,器型规整,线条流畅。撇口设计,简洁而优雅,颈部修长挺拔,瓶身圆润饱满,整体造型比例协调,给人一种端庄稳重之感,又不失灵动之姿,尽显清代瓷器造型的精妙。其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釉色。炉钧釉是一种名贵少见的釉色,此瓶内外满釉,釉面呈现出独特的...
炉钧釉瓷器:窑火中流淌的霓虹诗 在景德镇的窑火中,有一种瓷器以“温婉而不失大气”的独特气质,在陶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便是炉钧釉瓷器,一种诞生于清代雍正年间,以低温窑变工艺仿宋代钧窑神韵的珍稀品种。其釉色如霓虹流淌,似仙境缥缈,将人工巧思与自然造化完美融合,成为瓷器艺术中一道不可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