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唐太宗至灵州会盟后,我国西北各民族与唐王朝之间的关系日渐融洽。宁夏人民修生养息,农牧业健康发展。对稳定唐代边疆局势,维护民族团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此可知,会盟楼是为纪念贞观二十年(646年)九月,唐太宗与回纥、拔野古、同罗、仆固、多滥葛、思结、阿跌、契苾、跌结、浑部、斛薛等11个种姓部落灵...
灵州会盟是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处理边疆民族问题的一次成功实践。它妥善地解决了漠北地区民族团结问题,从此以后,我国西北地区边疆稳定、社会安宁、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各民族和谐发展。这次会盟加深了人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的认识,对西北各族的发展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然而,关于灵州会盟的...
《灵州会盟真奇妙》 小朋友们,今天来讲讲灵州会盟的奇妙事儿。 唐朝的时候,有个叫灵州的地方发生了一件大事。 皇帝和少数民族的首领都来了。 他们之前可能有点小误会,不太友好。 可在灵州见面的时候,大家都决定放下过去。 皇帝笑着说:“咱们以后一起努力,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首领也笑着答应。 打那以后...
灵州会盟,这一唐朝的历史事件,不仅标志着民族融合的重要转折点,更展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在唐贞观二十年(646年),唐朝在贺兰山以北的战役中击退突厥薛延陀部后,突厥、回纥、仆骨等十一部部族纷纷遣使朝贡,表达了对唐朝的臣服与敬意。唐太宗顺应历史潮流,决定出巡灵州,以示招抚。唐太宗...
会盟在古代是由两方或多方平等的诸侯间会面和结盟的仪式。据说灵武会盟楼是为纪念贞观二十年(646年) 九月唐太宗出巡灵州时,在此地与诸部落首领近千人会盟的历史事件。据《旧唐书 太宗本纪》载,唐太宗两次出巡灵武。第一次是贞观二十年农历八月十日。唐太宗第二次是贞观二十年农历九月十五日。《旧唐书 太宗本纪》...
646年,唐太宗抵达灵州(宁夏灵武),各部族首领及其使节向唐太宗献礼,并请尊唐太宗为"天可汗",这就是有名的灵州会盟。唐太宗也有"夹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苦德泽治,则四央可使如一家"的理念。以上史料说明唐朝( )...
王朝海: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在唐朝北方的漠北地区,发生了薛延陀汗国瓦解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唐朝北方民族关系产生着巨大影响,促成唐太宗的灵州之行。唐太宗选择当时的灵州,可以从天时、地利、人和几个方面来分析:占天时:由于薛延陀部多弥可汗的无道统治,出现内乱,回纥部击杀了多弥可汗,薛延陀...
唐太宗时期发生的“ 灵州会盟” 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一个重要事件。646年,唐太宗李世民在灵州( 今宁夏境内)会见了众多归附大唐的少数民族首领及其使者,安置了主动要求归附的众多部落,在漠北地区推行郡县制度。此次会盟使漠北地区保持了长时间的安定.并将漠北地区纳入唐的行政区划管理,在血缘、地缘、政治、...
2023-09-22 15:07:4802:310来自香港 纪录大时代 《纪录大时代》汇聚全国范围内最优质的纪录片资源,通过全球播出渠道,传递出“大美中国”最强声音。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用眼睛感受每一隅风景,用心纪录时代的变迁。传递文化之美,传播时代之声,传扬中华之魂,展现最立体的中国。
本期主题团(队)课走进灵武博物馆,主讲人向我们详细讲述了唐朝时期发生在宁夏的民族大融合故事——“灵州会盟”,通过互动交流、实地探访、文史资料学习,重现了“天可汗”唐太宗出巡灵州招抚诸部族的盛况,展示了各少数民族支持中央政权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