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栏记》(全名《包待制智赚灰阑记》,又名《包待制智勘灰栏记》,作者李行道,名潜夫)是在世界戏剧史上比较著名的元杂剧作品之一。1832年即被用法语翻译过。《灰阑记》在元代表现妓女题材的元杂剧作品中,有着独具一格的特色。 1 作者简介 李潜夫,字行道,又字行甫,绛州人。元代杂曲作家。当时绛州治所在今新...
”包待制命张千取些白灰来,在大堂上洒一个灰阑儿(即灰圈),让寿郎儿站在灰阑当中,众人都瞪目观望,不知包大人耍的什么戏法。包待制说:“让你们两个妇人,同时拽这孩子出阑来。若是她亲养的孩子就拽得出来,不是她亲养的孩子,就拽不出来!”俩人点头。海棠和马大娘子每人拽寿郎儿一条胳膊。马大娘...
缙云婺剧团《灰阑记》全本》 会员特惠 登录/注册 同步多端观看记录 尊享高清观影体验 首3月9.9元/月,畅享精彩内容 立即开通 00:00:00 / 01:36:45 酷金 酷金 倍速 480P 设置 加载中... 缙云婺剧团《灰阑记》全本》
灰阑记 李行道 著 加入书架开始阅读 元杂剧《灰阑记》全名《包待制智勘灰阑记》。该剧讲述了富翁马均卿之妾张海棠生有一子,马均卿的正妻与奸夫赵令史合谋毒杀马,嫁祸海棠,并把海棠之子据为己有,海棠屈打成招被判死罪。后包拯用“灰栏计”,让两人拉孩子,海棠因心疼孩子不忍用力,包拯据此判明海棠为孩子...
肥土镇艺术中心剧院正在敷演《灰阑记》。你可听见鼓板锣钵的喧声? 仓·仓仓·乙仓·乙才·仓…… 台台·才台·乙台…… 古时候,在一个灰昧昧的年代。 ——法正天心顺,伦清世俗淳,笔题忠孝子,剑斩不平人。老夫姓包名拯,字希文,乃庐州金斗郡四望乡老儿村人也。官拜龙图待制天章阁学士,正授开封府府尹之职...
在为数众多的元代杂剧中,李潜夫创作的《包待制智勘灰阑记》是一部有着独特艺术价值和魅力的杰作。 这部剧不仅以其紧张的戏剧冲突、讴歌伟大母爱的主题、对正义的执法人包拯的赞美等成为中国古代戏剧中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还由于其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被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象征。 《灰阑记...
简介:内容取自中国元代杂剧《灰阑记》,李潜夫著,全名《包待制智勘灰阑记》。格鲁吉亚总督在暴乱中被杀,总督夫人仓皇出逃时将亲生儿子小米歇尔遗弃,善良的女佣冒着生命危险,历经艰辛将他抚养成人;叛乱平息后,总督夫人为了继承遗产索要孩子,法官阿兹达克采用灰 (粉笔) 断案: 心...
越剧《灰阑记》 越剧《灰阑记》古装剧。金松于1956年据同名元杂剧改编。 写马均卿有妻胡氏、妾海棠,胡氏与郑州府令史赵某通奸,将马毒死,反诬海棠,并谋夺其亲子寿郎。郑州府府尹苏顺受赵令史蒙蔽而错断,移开封府尹包拯复审。包拯以石灰撒一圆圈,置寿郎于圈中,令胡氏和海棠尽力拉拽,谓将寿郎拉出圈外者...
作者:如图 出版社:河南人民社出版 出版时间:1984-00-00 开本:64开 印刷时间:0000-00-00 版次:1 ,购买直版连环画《灰阑记》1984年,1册全.,一版一印,河南人民社出版,品好如图。等连环画相关商品,欢迎您到孔夫子旧书网
川剧《灰阑记》根据德国戏剧大师布莱希特的《高加索灰阑记》改编,但做了中国化、戏曲化、川剧化的全新演绎,并由川剧领军人物沈铁梅担任艺术总监。 剧情简介 该剧讲述的是中国古代某诸侯国。当郡王府正庆贺小公子满百天之时,兵变突发,致使国君逃亡,郡王被杀。郡王夫人逃命时只顾金银财宝,弃亲生儿子于不顾,小公子幸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