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勖却在连年战争中逐渐扩张势力,原属于后梁的魏博、成德全都倒向李存勖。 923年,李存勖称帝,建立后唐。 在与刘鄩王彦章等人在黄河两岸对峙逾年后,刘鄩被后梁自己人杀掉,王彦章被段凝掣肘,最终王彦章兵败被擒,李存勖派李嗣源率前锋军加速速直奔大梁。 唐军没到之前,大梁城里的人就已经人心惶惶,包括梁末帝朱...
把幽州搞定后,晋王李存勖赶忙开始筹划灭后梁的事儿。他攒粮食、备军饷,调兵遣将,打算对后梁来个全面攻击,可好几次都被当时的北面招讨使、天雄军节度使,后梁的厉害将领杨师厚给挡住了。杨师厚管着魏博三镇的兵,驻扎在魏州(就是现在河北的大名),兵强粮多,又能打又能守,给李存勖向南进军造成了老大的阻碍...
这就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最好解释,事实证明,郭崇韬是对的,后梁内部空虚,仅仅两万人便攻下了汴梁,灭了后梁,极大地减少了后唐的损失。总结 后梁被灭,后唐建立,最初李存勖称帝,郭崇韬乃是兵部尚书兼枢密使,袭击汴梁之策,让李存勖更加信任郭崇韬,因功被封为了侍中、冀州节度使,封赵郡公,食邑二...
后梁有个叫谢彦章的将领,带着部队在后面紧紧跟着,没打算放过。等到李存勖的大军到了临濮(在今山东甄城西南)的胡柳陂这个地方的时候,一直在后面紧紧追赶的谢彦章的部队,已经离得非常近了。【惨烈异常的胡柳陂之战,晋、后梁均损失了过半将士,两败俱伤】大将周德威看到后梁的军队已经近在眼前了,就跟存勖说先...
后唐灭后梁文言文翻译夫自古帝王之兴衰,固由天命而亦由人事。有唐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烽火连天。后梁太祖朱温,以狡猾奸诈之姿,乘时而起,终篡唐位,自立为帝,国号梁。然梁朝虽盛,而内乱外患,日益加剧。后唐庄宗李存勖,勇猛果敢,才略过人,遂有灭梁之志。 时梁朝有末帝朱友贞,虽非太祖之子,然因太祖无嗣...
这是后梁王朝谋划的一次军事反击计划,在这个计划之中梁军将分四路攻击后唐,这是一个非常完美的计划,特点是操作性强,伤害性大,一旦实施便是倾国决战,可以说是一个一劳永逸,以彻底灭唐为目标灭国行动。第一路,攻其腹心:泽州刺史董璋拢合陕虢、泽潞数洲之地兵众北上越过石会关,攻击后唐的根本之地太原府。
后唐猛将李绍兴比王彦章更早一步抵达杨刘,逮住了几个后梁的探子,并且一把火烧了梁军的战船。段凝一看这架势,以为后唐军队已经从黄河上游过了河,吓得脸色都变了,还怪王彦章不该往郓州里面冲得太深。秋天已经悄然而至,这时候,虽然两军的主力还没正式开打大战,但小规模的冲突却是天天都有,梁军这边往往是...
荡平幽州后,晋王李存勖立即着手准备灭后梁之战。他积蓄粮饷,调兵遣将,组织对后梁的全面进攻,但数次均受阻于时任北面招讨使、天雄军节度使的后梁名将杨师厚。杨师厚节制魏博三镇之兵,屯驻魏州(今河北大名) ,兵精粮足,能攻善守,成为李存勖挥师南下的巨大障碍。而且就在这几年间,北面的契丹(辽)也日益...
李存勖操练兵马之后,对后梁进行了一次攻击,但是双方势均力敌,最后两败俱伤。李存勖见不可能一举攻灭后梁,就开始准备先登基做皇帝。923年,李存勖在魏州称帝,他以唐朝的合法继承人自居,因而建国号为唐,史称后唐,这时李存勖的力量又增强了很多,但总起来还是和后梁旗鼓相当。李存勖认为对梁不可轻取,应该积极积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