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铳 [ huǒ chòng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huǒ chòng ] 一种用火药引燃发射铁弹丸的管形火器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大家还在搜 火药演变历史 一根管子做简易猎枪 火统 如何做一把土枪 枪械历史演变 自制火铳全过程 火铳的结构 手持式火铳...
火铳,又称“火筒”,是中国古代第一代金属管形射击火器,最早出现在宋朝时期(960-1279年)。据史书记载,火铳的雏形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火箭”,但真正意义上的火铳是在宋代的军事背景下诞生的。随着火药的广泛应用,军事家们开始尝试将火药装入金属管中进行发射,这便是火铳的初步形成。2. 技术演变 火铳的...
赵士祯(1554~约1611) 中国明代火器专家。字常吉,号后湖。浙江乐清人。赵锦侄子。他发明的“火箭溜”、“制电铳”、“鹰扬炮”等,在当时抗倭战斗中发挥了强大的作用,他著的《神器谱》、《备边屯田车铳仪》等书,受到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高度评价。永乐手铳 于永乐年间制造,在洪武手铳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重...
如上图所示,这就是清朝康熙年间一位天才用很短时间发明的一种名叫“连珠铳”的武器,也叫二十八连珠火铳。铳背是弹匣,可贮存28发火药铅丸。铳机有两个,相互衔接,扣动一机,弹药自落于筒中,同时解脱另一机而击发。它的形状很像琵琶,能够连续射击28发子弹。虽然这二十八连珠火铳与机关枪差距很大,但在...
元代创制了金属管形射击火器——铜火铳。铜火铳由前膛、药室和尾銎构成,药室装火药,上方有火门,前膛装霰弹。发射时,用火绳从火门点燃火药,射出霰弹。 内蒙古蒙元博物馆收藏的元代大德二年(1298年)盏口铳,比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元至顺三年(1332年)...
火铳是一种早期的火器,是火枪的前身,它的出现可以追溯到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的欧洲。据历史记载,火铳最早由中国发明,然后经由东方贸易传入欧洲,在欧洲传入之后,火铳开始在军事应用中得到采用。萨伏伊公国在火铳传入欧洲后不久就接触到了这种新型武器,作为意大利北部的重要国家,萨伏伊公国自然对新兴的火器技术保持...
宋代火枪是火铳的雏形 而在宋朝时代,一种突火枪的产生,就成为了一些地方部队的新式武器,其实,这就是火铳的雏形,在开庆元年时候,南方发现了一种以竹筒为火器主体,内部装上粗火药和铁砂、石头制成的火器。人只要通过用火折子点燃火器后端的开口线就可以击,并且射的半径极大,射程也不低,能够给达到百米左右,...
提起明朝的单兵手持火器,必属网红神器"三眼火铳"。在影视剧中,三眼火铳的威力堪比机关枪,也有人认为三眼火铳言过其实,不过是银样蜡枪头而已。15世纪中叶,明朝的步、马、车等兵种,普遍装备了三眼火铳。这样一种评价两极分化的火器,到底性能如何呢?
明朝建立后,军队大量装备火铳,在明朝前期,火铳是步兵最常用的单兵火器。 ▲洪武十一年火铳,军事博物馆藏 和元朝时期相比,洪武时期的火铳制造技术有了明显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三点上: 第一,火铳加工精度有明显提高(如内径更圆、铳筒更直、铳筒内壁更光滑等),这意味着弹丸在安装时可以更好的贴合铳管,避免了火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