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赤壁”不是一个成语,而是一个历史事件或者故事标题,它描述的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中周瑜用火攻大败曹军的一次著名战役。成语通常是四字结构,具有固定的含义和用法,来源于古代文献或历史故事,但“火烧赤壁”由于字数较多且描述具体事件,因此不符合成语的定义。
尽管“火烧赤壁”不是成语,但它在语言使用中的地位和影响仍然不容忽视。作为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核心策略,“火烧赤壁”不仅成为了这一战役的代名词,也成为了中国古代军事智慧的象征。在文学作品中,它常被用来描绘智慧、勇气和战略的重要性,成为了文学创作的重要素材。 同时,“火烧赤壁”...
火烧赤壁是成语吗 答案 火烧赤壁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 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并不是成语三国演义的成语有三顾茅庐 鞠躬尽瘁 草船借箭 缓兵之计 抱恨终天 进退两难 锦囊妙计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宝刀未老 步步营 割发代首 初出茅庐 单刀赴会 桃园结义 青梅煮酒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反戈一击 结果二 题...
不是吧,只是个典故。
卧薪尝胆和三顾茅庐是成语故事,火烧赤壁并不是 [wò xīn cháng dǎn]卧薪尝胆(成语释义)卧薪尝胆出自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卧薪尝胆后演变为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最后果真可以苦尽甘来 典故: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打得大败,阖闾也受了重伤,临死前...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答案】望梅止渴(曹操)火烧赤壁(黄盖)【考查知识点】词语基础【思路分析与延伸】望梅止渴:比喻愿望无法实现,只好用空想来加以安慰。火烧赤壁: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 反馈 收藏 ...
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严格的讲不算是成语,算一一个典故吧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更多答案(10) 相似问题 赤壁之战 是成语吗 火烧赤壁是成语吗 三国赤壁之战的成语! 特别推荐 热点考点 2022年高考真题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期中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期末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
火烧赤壁:公元二世纪末,东汉衰落,经过长期的军阀混战,曹操、刘备和孙权分别占据了中原、巴蜀和江东地区。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攻打吴国,于是吴蜀联合抗曹。因为魏军不善水战,孔明、周瑜决定火攻。先是“凤雏”庞统假意投奔曹操,建议魏军船只用铁索连在一起抵御风浪;再是周瑜假打黄盖,后者假装降魏;最后孔明推测出东风...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2.你知道这些成语故事的主角是谁吗?填一填。(1)望梅止渴(曹操)(3)火烧赤壁(诸葛亮(2)刮骨疗毒(关羽)(4)七步成诗(曹植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答案见上 反馈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