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艾灸法 艾灸是在一定的穴位上面放置艾炷,点燃施灸,用以清除隆病和寒性疾病的一种峻治法。有使用方便、效果显著等特点,是藏医火灸中最常用的一种灸法。 ①艾叶种类∶《晶珠本草》载∶"艾草有野艾、草艾和小艾三种。其中野艾冠厚实,呈花形,茎短小;草艾...
(一)热灸法 1、艾火灸法 (1)艾柱灸法:直接灸法和间接灸法及适应症 15:28 热灸法(续)药饼灸及适应症 (2)艾卷灸法;2、其它热灸法及适应症 16:32 (二)非火热灸法及适应症:(添灸)蓖麻子、吴茱萸、白芥子、旱莲草、蒜泥、冷淋灸 05:12 常见疾病的治疗:1、感冒 08:24 2、胃脘痛、呃逆 07:20...
藏医火灸法又称藏医火灸疗法。火灸是五种藏医传统外治法之一。藏医外治法分缓治法和峻治法两种。缓治法为施术时无甚感觉和疼痛的一种疗法,峻治法是施术时较为疼痛的一种疗法。火灸是峻治法之一,在既定穴位或痛点用艾炷烧熨,利用火的热力及药物的作用将隆病和寒性疾病平息于发病部位,达到根除寒症和部分热症的...
藏医火灸法被认为具有多种功效,如阻断疾病随脉管散扩、迅速止痛、抑压隆病窜行漫延、开胃消食、破痞瘤等症瘕、愈痈疖陈疮、抑肿胀、去黄水、燥湿、清除脏腑水液渗漏、扶助胃火、提升体温、醒神醒脑等。其主要主治的病证包括食物不化症、胃火衰弱、浮肿、寒性水肿、寒性痞瘤、寒性赤巴病、头部及四肢...
施灸后,需注意以下事项:艾炷燃尽时,立即用拇指(或小石子)用力按压息火。灸后不能立即饮水,应稍作散步,恢复体力。七天内禁食腐坏或酸性食物。禁止接触风寒、剧烈运动、发汗和白昼睡觉等。饱食后不宜施火灸,灸后也不宜饱食或嗅闻皮毛等的焦味和秽气。藏医火灸法的使用需遵循严格的禁忌和施灸后...
隔物火灸法,又成隔物灸,在宋朝便有记载曰:"以火燃遍全身,焰高三尺,后施与药贴,病愈,奔而去…"它不仅运用了灸疗的经络热效应的作用,又综合了燃烧,蒸疗法,即药气由表皮渗透到真皮、骨骼中去当燃烧后,毛张开,药物成分会通过皮肤的呼吸系统进入本内,从而达到改善局部血循环、疏通经络周...
是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之上的一种灸法。一般艾火距皮肤约3厘米,灸5~10分钟,可使皮肤有温热感而又不至于烧伤皮肤。悬起灸的操作方法又分为温和灸、回旋灸和雀啄灸3种。 (1)温和灸:将艾条燃着的一端,悬于施灸穴位之上熏烤,若病人有温热舒适的感觉,就可固定不移,灸至皮肤稍有红晕即可(图2-2)。一...
慢火灸法:温养之道 60秒响应24小时在线98%好评 请详细描述病情(具体症状、患病时长、用药情况等),以便我们为您找到适合您的医生。 慢火灸法:温养之道立即咨询 真实医生问诊 医生资质保真 未解答全额退 562人正在问医生 什么是智能艾灸机器人-它有什么特点 智能制造,智能机器人,智能工厂,智能物流,智能农业,智能仓...
常用火热灸法 第一节艾炷灸法 一、艾炷直接灸 又称明灸、着肤灸,即将艾炷直接置放在皮肤上施灸的一种方法。此法古代称为“着肉灸”,如《千金要方》里说:“炷令平正着肉,火势乃至病所也”。根据灸后对皮肤刺激的程度不同,本法又分为无瘢痕灸、发泡灸和瘢痕灸三种。 (一)无瘢痕灸 本法又称非化脓灸...
刺灸法灯火灸操作方法有哪些?医学教育网整理了关于刺灸法灯火灸的操作方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学习一下。 【操作方法】 一般操作法: 选定穴位之后,用龙胆紫药水或有色水笔作一标记。取灯芯草3~4cm,将一端浸入植物油(麻油或豆油)中约1 cm,取出后用软棉纸或脱脂棉吸去灯草上的浮油,以防油过多点燃后油珠滴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