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水量平衡原理,灌溉定额M = ETc - Pe。 -例如,某作物全生育期需水量ETc = 500mm,生育期内有效降水量Pe = 200mm,则灌溉定额M = 500 - 200 = 300mm。 2.其他5种解题方法及思路技巧 -土壤湿度测定法 -解题思路: -在作物生长的关键生育阶段,测定土壤湿度。首先确定作物适宜生长的土壤湿度范围(如田间持...
而灌水定额,则特指在一次灌水操作中所需的用水量,它依据作物允许的土壤水分含量变化范围来确定。通过考虑作物的耗水量和土壤含水量等因素,我们可以制定出多样化的灌水定额。在同一块土地上,不同作物的灌水定额往往会有所差异。灌溉定额和灌水定额都是在特定时间段内,针对特定农作物种类和土地类型,经过明确确定的...
定义不同:灌溉定额:是指作物生育期内所有次灌水的总量,它反映了作物在整个生长期内的水分需求总量。灌水定额:是指单次灌溉的水量设定,它关注的是每一次灌溉时给予作物的具体水量。关注点不同:灌溉定额:更侧重于作物全生育期的水分需求总量,以及这些需求如何受到作物种类、土壤持水量、灌溉面积等因素...
水田、旱地灌溉定额 灌溉定额指单位面积农田在特定生育期内需要补充的灌溉水量,通常以立方米/亩或毫米深度表示。水田与旱地因作物类型、土壤特性及气候条件差异,灌溉定额存在显著区别。水田以水稻为主作物,需水量大,需保持田间长期水层;旱地作物如小麦、玉米等,依赖天然降水为主,灌溉作为补充水源,定额计算更复杂。...
灌溉定额主要指的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作物需要的水量总和。这个定额是基于作物生长需求、土壤状况以及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综合计算得出的。通常,灌溉定额会考虑到作物整个生长周期内的水分需求,以确保作物健康生长。灌水定额则是指单次灌溉作业中所应用的水量。这是根据土壤湿度、作物生长阶段以及天气状况...
水稻生育期灌溉定额可表示为:M=稻田耗水量-有效利用雨量灌溉定额是指单位面积上水稻全生育期各次灌水定额之和。2.1作物需水量 2.1.1农田水分消耗途径 农田水分消耗的途径主要有植株蒸腾、棵间蒸发和深层渗漏。(一)植株蒸腾 植株蒸腾是指作物根系从土壤中吸入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扩散到大气中去的现象。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什么是灌溉定额?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答:农作物在整个生育期要进行多次灌水,全生育期各次灌水定额之和,称之为灌溉定额,单位:米3/亩。反馈 收藏
灌溉定额,简单来说,就是指在整个农作物生长周期中,所有灌溉次数的水量总和。这个概念包括作物生长过程中每次灌溉的水量,无论是播种前还是生长期间。每亩田在某一次灌溉时需要的水量,我们称之为一次灌溉定额,可以以立方米每亩或者水层深度毫米来衡量。水层深度换算成灌水量时,需要通过一个系数0.667,...
灌溉定额是指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土壤水分状况,合理确定每次灌溉的水量。灌溉定额的制定是为了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保证作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水分,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和土壤的过度湿润。 灌溉定额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节约水资源:通过合理的灌溉定额,可以避免过度灌溉,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以西藏高原地区为例,根据当地现有灌区的成功灌溉经验,青稞每年可以灌水4~5次,灌溉定额为每亩220~250立方米;油菜每年灌水4~5次,灌溉定额为每亩225~275立方米;蔬菜每年灌水7~8次,灌溉定额为每亩400立方米。这些数据为当地农民提供了科学的灌溉指导,有助于实现节水灌溉和提高农作物产量。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