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淤土是中国半干旱地区平原中的主要土壤。 长期引用富含泥沙的浑水灌溉,水中泥沙逐渐淤积,并经过施肥、耕作等交互作用影响,失去淤积层理而形成的灌淤物质组成的人为表土。 灌淤层可厚达 1米以上,一般也可达30-70厘米。土壤剖面上下较均质,底部常见文化遗物。灌淤层下可见被埋藏的古老耕作表层。 分布: 宁夏银川平原...
在联合国世界土壤图(1988年)中列入人为土集合土类、堆积人为土单元(CuaulicAnthrosols)。在中国,灌淤土主要分布于宁夏、甘肃、青海、内蒙古、陕西及河北的黄河及其支流的平原,甘肃的河西走廊,新疆昆仑山北麓与天山南北 ...
答案见上【3题详解】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灌淤土是指长期引用高泥沙含量灌溉水淤灌,然后翻耕,土层加厚而形成”,可知灌 淤土属于人类对原有土壤进行改造而形成的土壤,与之成因相似的是水稻土,水稻土是在原有红壤的基础 上,通过人类活动进行改良而形成的适宜水稻生长的土壤,D正确;紫色土、红壤、黑土都是在自然...
1. B 2. B (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灌淤土是指长期引用高泥沙含量灌溉水淤灌,然后翻耕,土层加厚而形成。水稻土是我国重要的耕作土壤之一,水稻土是指在长期淹水种稻条件下,受到人为活动和自然成土因素的双重作用,而产生水耕熟化和氧化与还原交替,以及物质的淋溶、淀积,形成特有剖面特征的土壤;水稻土与灌淤土成...
2、灌淤土层的有机质以及氮、磷、钾含量以灌淤耕层较高,并往下逐渐递减,但是相邻两土层间的差值小于40%。 3、灌淤土中的碳酸钙含量与灌淤物质来源有关,一般为12%左右,并且相邻两土层间的差值小于15%。 4、灌淤土疏松多孔,孔隙度为50%左右。 5、灌淤土风化作用微弱,土壤的硅铁铝率为6-8,粘粒的硅铁铝...
灌淤土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剖面均匀:灌淤土的土壤剖面颜色没有明显变异,土壤质地变化也比较小。其剖面可分为灌淤耕层和灌淤心土层等,各层厚度和颜色有所不同,但整体结构均匀。养分含量较高:灌淤土层的有机质以及氮、磷、钾含量以灌淤耕层较高,并往下逐渐递减,但相邻两土层间的差值相对...
人为土 水稻土 灌淤土 灌漠土 土壤地理学 第六节人为土纲 定义 人为土纲指在长期的人为生产活动影响下,引起土壤性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可从土壤剖面形态特征和理化性状加以明显区分的土壤类型。(一)地理分布 主要集中分布在人类工作活动频繁和农业历史悠久的地区。集中分布于中国、印度、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地区、两河...
灌淤层可厚达1米以上,一般也可达30~70厘米。土壤剖面上下较均质,底部常见文化遗物。灌淤层下可见被埋藏的古老耕作表层。土壤的理化性质因地区不同而异。西辽河平原的灌淤土,质地较粘重,有机质含量约2~4%,盐分含量,一般小于0.3%,不含石膏;河套地区的灌淤土,质地较砂松,有机质含量约1%,含盐量较高。灌淤...
在中国半干旱和干旱地区的平原地带,灌淤土占据着重要地位,主要分布在东起西辽河平原,经洋河和桑干河河谷,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黄河冲积平原,河西走廊,至新疆昆仑山北麓与天山南北的山前洪积扇和河流冲积平原。这些区域通过引用含大量泥沙的灌溉水流,形成了灌淤土的独特分布,尽管热量丰富,但降水...
解:灌淤土是长期引用高泥沙含量灌溉水淤灌,然后翻耕,土层加厚而形成,说明耕作层较深厚,翻耕导致色泽质地较均,与灌淤土成因相似,D正确。 紫色土是亚热带、热带湿润地区由紫色砂页岩风化物发育形成的土壤,与区域灌淤土的形成不同,A错误。 红壤是在亚热带生物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磷钾等成分流失,铁、铝等元素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