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小助手濮安懿王怎么读 汉字小助手 濮安懿王 pú ān yì wáng 释义:濮安懿王指的是赵允让,乃宋英宗的生父。宋仁宗无子,将赵允让的第十三子赵曙(即后来的宋英宗)过继到宫中抚养。赵曙继位后,引发了关于是否应尊其生父赵允让为皇考的争议,即“濮议”。 用法:濮安懿王这一称呼主要用于历史研究中,...
陛下既称仁宗皇帝为皇考,又欲称濮安懿王为皇考,则是两统而又二父,又重于汉之失也,非所以严宗庙也,非圣人制礼之意也。 《尔雅》:父之昆弟,先生为世父,后生为叔父。 国朝之制,伯叔兄弟子侄皆加皇字。 今濮安懿王于仁宗皇帝为先生,则陛下亦宜依《尔雅》及国朝故事称皇伯而不名,如前议为便。 至于汉之...
二 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四月,仁宗大祥将近,英宗就迫不及待地下诏,让礼官及待制以上朝臣讨论尊奉濮安懿王典礼。大家商议后,由翰林学士王珪领衔,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司马光草拟的奏疏认为,应视濮王为期亲(也就是按伯父对待),追赠“高官大国”,理由是英宗在仁宗生前就被立为皇子,按儒家十三经中《仪礼》所言:“...
濮安懿王夫人挽词 昔重间平乐,中推辅佐功。 德容咸有裕,善庆果无穷。 以义情虽夺,于亲礼更崇。 洛郊春向晚,薤挽变凄风。诗 〔文彦博〕 〔宋〕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从前,受到重用在平乐宫中,辅佐中央取得了大功。德行和容貌都十分优秀,才德兼备。善良庆祝的喜悦果实永远不会停止。尽管以正义之心...
赵曙(仁宗赵祯侄、真宗之弟(商王)赵元份孙、(濮安懿王)赵允让十三子)【年号】治平(1064~1067年)【生卒】1032年2月16日~1067年1月15日,终36岁。【在位】嘉佑八年(1063年)~崩,共5年,登基时32岁。【生平】即位后因尊生父还是仁宗为皇考的争论(濮议),和群臣、太后争论十多月。后因体弱,疑为心脑血管...
每日诗词:挽濮安懿王任夫人二首 其一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首非常有趣的古诗词,《挽濮安懿王任夫人二首 其一》。这首诗不仅文辞优美,而且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原文欣赏:自昔商任贵,于金庆裔光。 来嫔周季历,有子汉宣皇。 柙玉辉幽竁,车云拥画裳。
北宋•王珪《濮安懿王夫人挽词二首 其一》鉴赏:“王族亲无儗,皇图庆有归。神枢曾感电,仙寝忽藏衣。正祚尊仁统,新阡祔濮围。朝廷恩称义,孝奏岂天违。”
仁宗无嗣,驾崩之后,濮安懿王赵允让之子继位,是为英宗。即位次年(治平二年),诏议崇奉生父濮王典礼。侍御史吕诲、范纯仁、吕大防及司马光、贾黯等力主称仁宗为皇考,濮王为皇伯,而宰相韩琦、执政欧阳修主张称濮王为皇考,朝议之时,大多数官员表示异议,不少人指责韩琦欧阳修为奸邪。英宗贬反对最积极,指责宰相执政...
【题目】20、宋仁宗死后,无子嗣,侄子赵曙继位,为宋英宗。对于英宗该如何称呼自己的亲生父亲濮安懿王赵允让就成了一个问题。以王珪为首的两制认为,濮王于仁宗为兄,英宗应称其为皇伯;而以韩琦、欧阳修为首的宰执们则认为,英宗应称其为皇考。他们还请求英宗将两种方案,都提交百官讨论。英宗和宰执们原以为,大臣中...
《三朝名臣言行录》,执事建言,欲如汉氏故事,推尊濮安懿王。献可率僚属极陈其不可,且请治执政之罪,积十余章,不听,乃求自贬,又十余章,怀知杂御史𠡠告纳上前,曰:“臣言不效,不敢居其位。”上重违大臣,又嘉台官敢直言,章留中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