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共振是指在激子等离子体中,激发子和空穴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的集体激发模式。这种集体激发模式的频率通常比单个激发子或空穴的频率低,这意味着在激子等离子体中,能量可以更有效地转移和传递。 激子等离子体共振对于研究半导体材料的光学和电学性质非常重要。例如,在太阳能电池和光电二极管中,激子等离子体共振可以提高电子和...
激子是由电子和空穴结合形成的一种准粒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观测性,可以在材料中传递能量和信息。而电子等离子体是材料中的自由电子,它们可以被外界电场激发形成的一种带电气体。 激子等离子体共振可以在光谱测量中显示出来,它的共振频率与布里渊区中的光子能量相对应。这种共振现象的出现与材料的能带结构和晶格...
等离子体-激子耦合(Plexciton)引致的拉比分裂(Rabi Splitting)是指当一个等离子体(如原子、分子或离子)与一个光子相互作用时,光子与等离子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导致光子的频率和等离子体的频率发生耦合,从而产生两个频率略有不同的光子。 这个现象最初由以色列物理学家Viktorov发现于1939年。当时他发现当两个光子在相同...
激子等离子体共振的发现,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的探测等离子体的方法。通过在等离子体中引入激子,利用激子与等离子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实现对等离子体的精确探测和测量。同时,这种方法还可以用于制造各种高效的等离子体光源、激光器、太阳能电池等器件。 激子等离子体共振具有很高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在材料物理、等离子...
近日,河南省著名科学家袁小明教授及其课题组在《Nano Research》上发表了一项关于与WS₂耦合的间隙可调等离子体纳米腔的激子调控和载流子动力学的研究成果,展示了层状过渡金属硫化物(TMDC)在光电器件中的巨大潜力。 研究背景中提到,层状TMDC材料因其独特的光学特性和优越的物理性能受到广泛关注。等离子体纳米腔的使用则...
图1: 氧等离子体插层。 图2: 激子-激子湮灭exciton–exciton annihilation,EEA抑制机制。 图3: 基于三层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rilayer 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3L TMD的瞬态二维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s,LED。 图4: 基于插层的三层3L MoS2和WS2的瞬态2D LED的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EL 外量子效...
随着等离子体峰的调制,当其共振位置与激子峰位置相匹配时,等离子体与激子发生相互作用,并重现了能级的反交叉图,如图1B所示.由此获得的拉比分裂达到了220mev的强度,实现了等离子体与激子的强耦合.由于Ag@Au空心纳米壳层的等离子体模体积较小,容易与J聚体耦合,可以在单个等离子体纳米腔中实现光与物质的强相互作用,这...
TMDC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不断拓宽,而袁小明课题组的最新研究进一步推动了这一领域的发展。他们的研究成果集中在与WS₂(钨二硫化物)耦合的间隙可调等离子体纳米腔,通过调控激子(Exciton)发射和载流子动力学,为高效光电器件的构建提供了新思路。 等离子体纳米腔是在微观尺度上操控光-物质相互作用的有效工具,能够有效调节...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取得基于本征等离子体激元-激子极化子的光电器件专利 金融界2024年10月2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取得一项名为“基于本征等离子体激元-激子极化子的光电器件”的专利,授权公告号 CN 112204757 B,申请日期为2019年6月。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情报员 ...
本发明属于凝聚态物理和量子光学领域,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激元激子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等离子体共振激元指的是贵金属纳米颗粒受到光照后展现出的电子集体震荡现象,可将其看做一个囚禁光子的光学腔。当激子与等离子体共振激元发生强耦合作用时,激子吸收光子的能量不会马上被消耗,而是在光学腔与激子之间弛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