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激光直写还原石墨烯 英文名称:LaserScribed Graphene (LSG) 性质 状态:黑色薄膜 尺寸:最小尺寸1*1cm(10*10cm内可定制) 厚度25 μm 基底:PET、PI、硅片(Si)等 加工精度:50μm(50-100μm范围内接受定制) 备注:基底有多种选择,下单前请咨询。 应用 力学压力传感器、声学应用、生理监测等。 其他信...
未来,石墨烯激光器有望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突破: 1.高性能化 通过优化石墨烯的制备工艺和复合结构设计,提高石墨烯激光器的输出功率、稳定性和效率。 2.多功能化 将石墨烯与其他功能材料结合,实现激光器的多功能化,如同时具有调Q、锁模和调制等多种功能。 3.集成化 推动石墨烯激光器与其他光电器件的集成化发展,形...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激光极限制造研究团队开发了石墨烯包裹非贵金属高熵合金纳米颗粒激光固相合成技术。不同于液相中激光烧蚀金属靶材“自上而下”形成纳米颗粒的方法,激光固相合成技术利用激光与金属前驱体盐相互作用中的瞬时加热...
直接激光制备已被证明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以在恶劣条件下低成本和可扩展地生产复杂的石墨烯电极,无需掩模。LIG继承了石墨烯的优异性能,但其独特的优势、可控的性能和易于生产,推动了其向众多应用的过渡。迄今为止,已经报道了各种基于LIG的高性能传感器和能量设备。 从应用的角度来看,作者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会开发出...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激光诱导多孔石墨烯/CuO复合材料,用于高效的太阳能蒸发。该复合材料具有丰富的多孔结构,石墨烯层上分布有CuO纳米颗粒。1、多孔石墨烯/CuO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吸光性能,具有优良的光吸收特性和宽光谱吸收能力,入射光在多次反射下...
基于激光诱导石墨烯(LIG)的柔性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可穿戴个人设备,LIG的形貌和晶格排列是影响其在各种应用中性能的关键因素。北京信息技术大学尤睿、梁密生及华中科技大学王博等人利用飞秒激光诱导的MXene复合石墨烯(LIMG)用于通过将具有高自由电子浓度的2D材料MXene掺入LIG结构中来提高石墨烯的电导率。通过结合泵浦...
通过将这种方法应用于石墨烯的超薄原子层,该研究小组现已成功地在不损坏石墨烯薄膜的情况下进行多点钻孔。并于2023年5月16日将成果发表在Nano Letters杂志上。“通过适当控制输入能量和激光发射次数,我们能够执行精确加工并创建直径从 70 纳米(远小于 520 纳米的激光波长)到超过 1 毫米的孔,”日本东北大学先进...
图1. 采用LIG方法运用PI薄膜制备特定图形的三维石墨烯结构示意图 Chyan等人利用激光对待加工材料进行多次照射实验,最终成功地在交联聚苯乙烯(PS)、环氧树脂和酚醛树脂等有机合成聚合物上制备了LIG。多次激光照射与以往单次激光烧蚀的区别在于,前几次激光照射主要是烧蚀,完成前驱体材料向非晶碳的转化,而随后的激光照射则...
【神奇的石墨烯合成新技术之激光诱导石墨烯】激光诱导石墨烯技术是在室温常压条件下,无需任何溶剂和模板,通过激光辐照在高性能聚合物直接写入,进而转化为三维多孔石墨烯泡沫的新兴技术。由于激光辐照引起局部高温高能的光热效应和光化学效应,前驱体中的化学键会随着气体的释放而断裂和重组,使得sp3杂化碳原子转化为sp2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