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卷为李升极少数传世真迹中的一件,实景描绘了淀山湖(今位于上海市青浦区)的山水风光。画面以淀山作为主体,湖面仅见下方一隅,一叶小舟随波荡漾;山间可见步道、小桥、楼阁殿宇和草堂式房屋等多处淀山景物。 据载,李升隐居于淀山湖旁,并建淀山草堂,画面中可见的草堂
元李升 澱山送别图卷 年代:元 纪年:至正丙戌(公元1346年) 尺寸:纵23厘米,横68.4厘米 质地:纸本 李升,山东濠梁人,晚居上海淀山湖畔,筑有草堂,元代杂剧作家陈以仁有诗赠之:“积玉溪头水拍天,草堂只在淀山前。”李氏善写窠石墨竹,与柯九思齐名,兼工平远山水。 此卷为李升极少数传世真迹中的一件,实景描绘...
《澱山送别图》元代李升,纸本墨笔,手卷,纵23厘米,横68.4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淀山送别图卷》作于元至正六年(1346年),画面清波荡漾,湖上有小桥、扁舟,远望峰峦高耸,树林参差,山间古寺隐约可见,景色清幽,一派送别离人的气氛。据载,李升隐居于淀山湖旁,并建淀山草堂。此卷描绘了淀山湖(今位于上海市青浦区)的...
元·李升《澱山送别图卷》欣赏(上海博物馆藏) 李升(生卒年不详),字子云,号紫筼生。濠梁(今安徽凤阳)人。晚年居青浦(今属上海)澱山湖畔,筑草堂,人称“谪仙”。擅墨竹,喜作窠石平远山水,颇有清趣。《澱湖送别图》卷作于元至正六年(1346年),此卷描绘了澱山湖的山水风光。画面中笔墨温润,将多种不同皴法...
元李升澱山送别图卷 纸本水墨 23×68.4cm 1346年作上海博物馆藏 作品鉴赏 在文学史上,送别诗萌芽于《诗经》,其中即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之语。送别诗成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唐宋达到鼎盛,如唐代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等皆为代表。这些蕴含着离情的诗歌也带动了送别图的创作,而...
653.上海博物馆-元 李升 澱山送别图卷 2019-11-04 16:31:2200:08 33 所属专辑:上海市-上海博物馆 喜欢下载分享 声音简介 上海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1959年10月迁入河南南路16号旧中汇大楼;1993年8月,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现馆舍开工,1996年10月12日全面建成开放。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其...
李升(生卒年不详),元代画家。字子云,号紫筼生。濠梁(今安徽凤阳)人。晚年居青浦(今属上海)淀山湖畔,筑草堂,人称“谪仙”。擅墨竹,喜作窠石平远山水,颇有清趣。 元 李升 澱山送别图卷 纸本水墨 23×68.4cm 1346年作 上海博物馆藏 在文学史上,送别诗萌芽于《诗经》,其中即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之...
按画上的题识,此卷是李升为送别高士蔡霞而作。画上有乾隆御题诗及“石渠宝笈”、“乾隆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等鉴藏印,说明此画曾为清宫所藏。 “澱”是“淀”的繁体字,《澱山送别图》即《淀山送别图》。不知道上海博物馆为什么要在简化字中不伦不类地夹杂一个貌似高古的繁体字。
元李升澱山送别图卷是一件元代的文物,馆藏于上海博物馆。文物历史 李升,山东濠梁人,晚居上海淀山湖畔,筑有草堂,元代杂剧作家陈以仁有诗赠之:“积玉溪头水拍天,草堂只在淀山前。”李氏善写窠石墨竹,与柯九思齐名,兼工平远山水。此卷为李升极少数传世真迹中的一件,实景描绘了淀山湖(今位于上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