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鸣啸用“失落的一代”来指称这一代经历过上山下山运动的知青,这个词更流行的译法是“迷惘的一代”,被格鲁泰德?斯坦因用来称呼海明威那一代经历过一战的青年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失落的一代”的译法,似乎更侧重他们丢失掉的,而非强调他们对于未来的诉求。“这失落的一代已经完全失去了幻想,也不再信守。他们曾经...
潘鸣啸 (Michel Bonnin),法国汉学家,在巴黎获哲学学士、中国语言与文化学硕士及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于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中国当代史。主要研究范围为当代中国社会的各种问题:民主运动、就业、民工等,并对中国政治制度进行探讨。早在20世纪70年代,即开始进行有关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研究,在多种法文或中文刊物...
然而,1968年起,在中国掀起的这场运动,从形式及规模上来说 ,在世界或在中国都构成一桩史无前例的事件。 这场运动对整整这一代城镇青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打乱了几百万有关青年(大约占那一代人的一半)的生活秩序,而且影响到他们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以及整个城市社会,甚至农村社会的相当一部分,因为迫不得已必...
导语:2013年8月14日,法国著名汉学家潘鸣啸先生、上海大学历史学教授朱学勤先生,做客【大佳面对面】,向读者介绍潘鸣啸先生的新书《失落的一代》,并深入探讨中国知青的命运以及上山下乡运动的动机,畅谈...
了解历史事件,这本书太精彩!!《失落的一代》法国汉学家潘鸣啸倾心力作,他研究这个题材也是几十年了,内容很有深度,所以值得一读!了解历史,思考问题,智慧人生!书中有很多珍贵信息,论述之广泛,分析之深入!好书就是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快来一起了解那段历史吧!#好书分享 #历史 #好书大晒 #图文掘金计划 #难忘的岁月...
潘鸣啸:在中国寻找“失落的一代”潘鸣啸 法国著名汉学家、清华大学中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5.(对德治的警惕)以德管治并不受法律的约束。中间人(干部)决定知青的命运,助长了阿谀奉承以及形形式式的行贿收买的风气。(对道德的不信任感至今仍在左右这一代人的思维) 6.知青“偏爱从自己皮肉上得来的真理,不再轻信任何人;他的理想主义造就了我们的现实主义;他的教条主义造就了我们的自由思想;他的愚民政策...
[法]潘鸣啸《失落的一代》: 【上山下乡生活实录】 当发现农村真正面貌的时候,可能除了个别几个来自小镇的之外,所有的知青,不管对下乡的热情程度有多高,全部都受到极大的冲击。他们觉得被抛弃到了另一个世...
[法]潘鸣啸《失落的一代》: 【动机】 其实下乡运动的目的主要并不在于改变选拔人才的方式,首要的是从根本改造完完全全受了修正主义毒素侵染的城市青年一代的思想。 在“文化大革命”前的下乡运动中,上述的那...
知乎,中文互联网高质量的问答社区和创作者聚集的原创内容平台,于 2011 年 1 月正式上线,以「让人们更好的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找到自己的解答」为品牌使命。知乎凭借认真、专业、友善的社区氛围、独特的产品机制以及结构化和易获得的优质内容,聚集了中文互联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