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良是中国现代绘画史上一位重要的女性艺术家。中国美术馆馆藏潘玉良《自画像》创作于1945年的巴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正是潘玉良艺术创作和参与艺术活动最为活跃的时期,也是她自画像创作最多的时期。在社会新思潮纷纭激荡和女性接受现代美术教育理念的背景下,同时代的中国女性艺术家,如方君璧、蔡威廉、关紫兰...
自画像是人物肖像画的一种,是画家以自我形象入画的一种绘画模式,是画家的心灵独白。这也成为女性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更是女性对自我认定的表现。 潘玉良(1895-1977),名世秀,字玉良,是中国近代美术史上拥有重要地位的女性画家。潘玉良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自画像题材作品,她用自画像记录了不同时期的自己。分享9幅安...
自画像是潘玉良内心情感世界的反映,承载着她心底的诉说。潘玉良 艺术家肖像 油画 91cm×64cm 1939 1940年作于法国的《黑衣自画像》是潘玉良自画像中最广为人知的一幅。这幅自画像满足了潘玉良对自己身为东方传统女性的期许,即散发出富有才华、带有东方神秘意味的典雅气息。当然,这幅画作也被公认为...
马琳在现场观摩潘玉良自画像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副馆长马琳认为:这次特展有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在展览的策展理念上用了并置和对比的手法,可以让我们对潘玉良早期在上海的学习经历有非常好的了解。进入序厅就可以看到潘玉良两位老师的介绍,一位是王济远,另一位是朱屺瞻...
对于这位生前持续为自我画像的艺术家,不少自媒体和公众显然存在另一种想象。今年夏天,《玉出申江——潘玉良的艺术之旅》(下称“《玉出申江》”)在世博会博物馆开展。安徽省图书馆副馆长、研究馆员,同时也是本次展览的学术顾问之一董松先生于9月7日下午在博物馆作了一场主题讲座。他指出,公众关于潘玉良的认知大多...
展览:有窗户的画室:潘玉良、周思聪、肖惠祥艺术作品展 展期:2024年3月8日-5月5日 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有窗户的画室——潘玉良、周思聪、肖惠祥艺术作品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展以来,引发观众对于女性艺术家如何平衡生活与艺术追求这个主题的关注。刚好,展览的名字“有窗户的画室”,其背后的寓意与正在上映...
潘玉良原名张玉良,别名陈秀清,1895年出生在古城扬州一个贫民家里。一岁丧父,八岁丧母,舅舅收养后被卖入怡春院,当了雏妓。1913年与潘赞化结为伉俪,改姓潘。 /01/ 自画像 自画像 1944年 油画 自画像 1945年 油画 自画像 1940年 油画 自...
潘玉良 《拿书的自画像》 91cm×64cm 布面油画 期许之像 从青楼婢女到留洋学生、从大学教授到旅法画家的传奇经历,加之巩俐、李嘉欣前后两位女星的戏剧化演绎,让人很容易对潘玉良的容貌产生美好的遐想。看她流传在世的十余张自画像,亦觉得那是民国淑媛该有的模样。
作品名称:潘玉良-自画像 作品链接:https://www.mei-shu.com/artist/324/artworks-6930.html 作品类别:油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banquan#mei-shu.com #替换为@),我们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