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清简(1796年—1867年),越南阮朝时期的政治家、外交官、学者。字靖伯,又字淡如,号梁溪,又号梅川。他是越南华裔(明乡人),祖籍中国福建省漳州府海澄县,亦是越南史书《钦定越史通鉴纲目》的编纂者之一。潘清简在1826年科举及第,成为南圻首位进士,此后历仕明命、绍治、嗣德三朝,官至协办大学士。他曾奉使南洋,...
根据《大南实录》的记载,潘清简既衔王命,只得向嗣德帝表示:“彼情势臣未能熟知,且太骤恐未可必。”此语的重点当在后半句——潘清简委婉地指出甫一换约即修约的做法不妥。但嗣德帝听闻此言,只反问一句:“清简亦未谙熟,况他人乎?!”阮朝皇帝把焦点放在了前半句潘清简的自谦上,完全回避了其对于修约的质疑。
1863 年,潘清简是越南官员,他在法国巴黎拍摄了这张照片。 当时他率领代表团前往法国寻求返还被法国占领的越南南部三个省。 1867年法国完成对越南南部的入侵时,他自杀了。
越南如西正使钦差大臣协办大学士潘清简,时年68岁,法国御用摄影师Jacques. Philippe Potteau在巴黎拍摄。潘清简使团于1863年9月抵达法国,他这次出使目的是要说服法国修改《壬戌和约》的内容,经多次谈判有所收获,法国愿意交还攻占的南方嘉定、边和、定祥三省。其后使团继续前往西班牙访问,1864年2 k...
潘清简(1798—1867)名靖伯,字淡如,号梁溪潘清简于1796年11月11日出生在边和省的一个小村庄里,拥有中越混血血统。,祖籍中国福建省漳州府海澄县。 中文名 潘清简 别名 字靖伯、淡如、号梁溪、梅川 民族 华人(明乡人) 逝世日期 1867年8月4日
1863年越南潘清简使团赴法与《西贡条约》修约问题 内容提要1862年越法《西贡条约》签订后,嗣德帝不满割地条款,旋即遣使赴法谋求修约。面对西方冲击,越南自认迅速找到了条约体系的运行逻辑,试图通过签订新约来争取利益。对于越南的非常之举,法国做出了应对,在越南使团赴法旅程中不断展现自己在世界范围的实力,并对越南...
1863年越南潘清简使团赴法与《西贡条约》修约问题 内容提要1862年越法《西贡条约》签订后,嗣德帝不满割地条款,旋即遣使赴法谋求修约。面对西方冲击,越南自认迅速找到了条约体系的运行逻辑,试图通过签订新约来争取利益。对于越南的非常之举,法国做出了应对,在越南使团赴法旅程中不断展现自己在世界范围的实力,并对越南...
越南潘清简使团则以法国的财政困境作为修约的突破口。但是,谈判真正开启后,越南受制于原先宗藩体系的历史经验,同情越南的“知越派”何巴理也未能在狭小的谈判窗口打开时真正有助于阮朝,而法国海军的强力反弹使得越南修约最终失败。 关键...
主题词: 越南外交;潘清简使团;西贡条约;修约;拿破仑三世 摘要:1862年越法《西贡条约》签订后,嗣德帝不满割地条款,旋即遣使赴法谋求修约。面对西方冲击,越南自认迅速找到了条约体系的运行逻辑,试图通过签订新约来争取利益。对于越南的非常之举,法国做出了应对,在越南使团赴法旅程中不断展现自己在世界范围的实力...
其一是潘清简人物研究。由于潘清简作为特命全权大臣代表阮朝谈判并最终割地,因而其个人在当时的舆论以及后世的评价上被迫背负了本应由整个民族承担的历史责任。对于这样一个签订卖国条约的“李鸿章式”的人物,后世法国、越南学界常将潘清简的这段出访经历以及修约谈判的努力当作为其辩解的论据之一。对于“使程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