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幅《雁荡山花图》的流传颇具传奇色彩。画作原为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叶浅予请潘天寿至中央美院做教学示范时所作的两幅画之一,潘天寿先生对其中一幅的布局不甚满意,但觉画中山花难得,遂送至琉璃厂裁剪掉多余部分,装裱为全新一幅。2023西泠秋拍 Lot1900 潘天寿(1897~1971) 雁荡山花图 设色纸本 镜片 ...
▲潘天寿 记写雁荡山花 150.8×359.6cm 1962年作 中国美术馆藏 ▲潘天寿 雁荡山花图轴 122cm × 121cm1963年作 隐花的植物盘根错节于枯井乌鹊坐观远处,比睡眠更嘈杂的静寂是另一具白骨对着墓门痛饮拳拳如相识,一种不变的醉态隔着空杯邀约漫天的萤火虫屋内与屋外,不离于骨节分明的掌上现在我来吻你的额头...
潘天寿(1897~1971) 雁荡山花图 图录号: 1900 估价RMB: 2,800,000-4,000,000 成交价RMB: 5,175,000(含佣金) 1900 潘天寿(1897~1971) 雁荡山花图 设色纸本 镜片 款识:寿者制。 钤印:强其骨(朱) 题跋: 此幅雁荡山花为叶浅予先生旧藏。一九七八年余在中央美院读研究生期间,常见此图挂在先生家中...
《记写雁荡山花》是1962年潘天寿创作的水墨设色画,现收藏于中国美术馆。艺术鉴赏 他精于写意花鸟,兼作山水画、人物画,又擅长书法、篆刻,特别是“指画”。他对中国绘画史和绘画理论也有很深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他的花鸟画别开生面,独树一帜,具有浑雄奇崛、苍古高华的艺术风格。他常用的闲章“强其骨”,...
《雁荡山花图》是潘天寿1963年最后一次赴雁荡采风所作。题“雷婆头峰寿者草草”、“雁荡山花六三年玉兰开候,寿。”此图是潘天寿的花卉代表作,用笔、用墨、用色均十分精到。他笔下的山花野草,清新挺拔,欣欣向荣。作品的构图和用色都非常具有特色,隽美之至。#国画0...
《雁荡山花图》是潘天寿在雁荡山写生时期的一幅精彩作品,作者用极少的笔墨将画面分割成若干个空白空间。位于画面右侧的芦苇秆,两侧有两个形状相似的布白空间,为了打破空间的均匀分布,潘天寿将落款隐于花草之间,用隶书搭配行书进行书写,错落有致,进一步强化了画面中各元素的疏密关系。在画中可以直观地看到很多向上的...
雁荡山花图轴 潘天寿画风雄阔奇崛,高华质朴,显示出一种深沉雄大的格局和霸悍无敌的气势。其画风所显示的是画家推崇宏大之境和阳刚之气的审美理想。潘天寿在他自己的诗中自喻:“老夫指力能扛鼎,不遣毛龙张一军”,这是何等的自信,何等的气魄!这也正是其绘画中雄霸之气的诗句表达。一、潘天寿山水一诗一画...
有人称其为将入而未入现代画的传统大师,其实半个脚已经踏入了,只不过尚未彻底的笔墨现代化。所以那句将入而未入也并不客观。就凭潘天寿第一次提出山水花鸟的概念以及创作实践,就可以说他是传统中国画的破局者。记写雁荡山花 150.8×359.6cm 1962年作 中国美术馆藏 雁荡山花图轴 122cm × 121cm1963年作 ...
潘天寿 《雁荡山花图轴》 潘天寿曾写诗评价明代上虞书法家倪鸦宝说:“上奥诗亦虎,画以诗为主”,他认为,“画”在本质上也是“诗”,画家本质上应是诗人。 潘天寿画风雄阔奇崛,高华质朴,显示出一种深沉雄大的格局和霸悍无敌的气势。其画风所显示的是画家推崇宏大之境和阳刚之气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