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同知潘叔正 潘叔正,生卒年不详,字惟献,号绩庵,浙江仙居(今台州市仙居县)田市镇谷岙村人。潘家在当地为大族,黄淮《仙居潘氏族谱后序》称“其居在邑东南,里人以族属之盛,名其地曰东潘”,“其族人皆世业诗书”,读书仕进的风气很浓。潘叔正自幼聪慧,喜爱读书,于永乐元年(1403)中癸未科举人,自此登上...
寻找潘叔正相关史料及..潘叔正,也有史料记载为潘时正,浙江台州人,明永乐年间曾任济宁州同知,提出并主持疏浚会通河,潘叔正后来因升迁离开济宁,先后在苏州和梧州任职。一个朋友(台州路桥潘氏宗亲会理事)想了解他在济宁任职几年,有没
公初治漕河济宁,与侍郎金纯,都督周长修复会通河,置十五闸,尽用济宁同知潘叔正策.治河一事耳,必赖群策以济,况上此者乎!役夫三十万,工十旬,蠲租一百十万石.浚黄河故道,用侍郎张信图策,与兴安伯徐亨,侍郎蒋廷瓒,自祥符鱼王口至中滦下二十余里,杀水势.河成赏功,公第一.长以徇私虐人不得赏.又于宁阳筑...
在山东西南部,济宁市汶上南旺段运河的海拔是38米,是京杭大运河全线的最高点,为了让运河“爬”过这段高地,明朝工部尚书宋礼和农民水利家白英、济宁州同知潘叔正等人曾在此倾力治水。 如今,南旺枢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每天游人不断,但昔日湖河相连、船闸林立、商贾云集的盛景已不复存在。河道芳草萋萋,湖泊变为麦田...
九年春二月己未,命工部尚书宋礼开会通河。洪武中,河岸冲决,河道淤塞。故于陆路置八递运所,岁久民困其役。永乐初,屡有言开河便者,上重民力未许。至是,济宁同知潘叔正言:“浚而通之,非惟山东之民免转输之劳,实国家无穷之利也。”于是遣侍郎金纯发山东、直隶、徐州民丁,并力开浚...
到这时,济宁同知潘叔正上奏:“疏通河道,不仅可以免除山东百姓转运粮饷的劳苦,实际上对国家也有极大的益处。”成祖于是派侍郎金纯征调山东、直隶、徐州民丁,合力开掘疏通河道。命令宋礼总管督察此事。永乐十年春正月,巡按山东御史许堪奏道:“去年卫河河水泛滥,河岸倒塌。”成祖命令工部尚书宋礼前去...
双喜盈门:潘叔正在尽兴之时,不料意外突然降临,这下坏事了2022-08-16 17:03:01 举报 0 分享至 0:00 / 0:00 速度 洗脑循环 Error: Hls is not supported. 视频加载失败网易新闻 iOS Android 猜你喜欢 拿捏俄罗斯的特朗普为什么搞不定加拿大 顾不上南海了!菲律宾国内大乱,7000伏兵火速行动,信号不简单 ...
偶遇潘叔正在拍戏,看了半天没明白球去哪里了?2021-10-19 08:47:44 搞笑38度 举报 0 分享至 搞笑38度 6165粉丝 搞笑38度,欢迎您的关注 00:15 海贼王有人喜欢吗手机壳海贼王手工 00:20 海纳百川书法写字是一种生活家装装修原创书法作品 00:23 浴室柜收纳不够,那是没做这3步 00:16 浴室一定要装...
潘叔正,亦名潘邑,字惟献,号绩庵,仙居田市镇谷岙村人。在《仙居潘氏宗谱》里,记载有明成祖朱棣褒奖潘叔正治河有功的诗:“潘卿去浚河,功多怨亦多。百年千载后,功在怨消磨。”潘叔正明永乐元年(1403年)中举人,永乐九年(1411年)被选任为山东济宁州同知。是年初上书提议疏浚450里会通河(大运河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