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北疆行——“艺苑撷英”折子戏展演。以内蒙古地方戏晋剧、二人台、漫瀚剧、评剧以及京剧等剧种为主,通过“师带徒”的方式,以经典折子戏和曲目为主要形式,组成专场演出,作为现场教学的“标的”,将“教”与“排”结合起来培养和推出青年戏曲人...
漫瀚剧都贵玛剧照2024.8.10漫瀚剧《都贵玛》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初,年仅19岁的草原牧民都贵玛承担起养育28名上海孤儿的任务,兑现了“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庄重承诺。该剧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真实展现“三千孤儿入内蒙”这段民族团结的历史佳话,艺术地...
漫瀚剧,产生在内蒙古包头市,是新创剧种。1982年包头市民间歌剧团以《丰州滩传奇》为实验剧漫瀚剧目,在二人台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其他剧种的优点,在剧本、音乐、表演各个方面进行 创建新剧种的尝试。《丰州滩传奇》演出后,在区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因唱腔音乐吸收了西部地
新华网呼和浩特8月11日电(杨腾格尔)8月10日,包头市艺术剧院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原创漫瀚剧《都贵玛》在呼和浩特市内蒙古自治区群众艺术馆群众剧场开演。 剧中演员扮演青年时期的都贵玛(右)。新华网杨腾格尔 摄 身穿蒙古袍、头带橘红色头巾的老年都贵玛,同19岁照顾28名孤儿的青年都贵玛,进行跨...
新闻 中国进行时 2019 2025年2024年2023年2022年2021年2020年2019年2018年2017年 00:00/00:00 自动 倍速 “为人民抒情”之漫瀚剧:一出戏诞生一个剧种 她是民族团结的象征 节目简介
“漫瀚”为蒙古语汉译音,意为“沙原”“沙漠”,是在二人台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戏曲剧种。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是至今由文化部确定的最后一个地方戏剧剧种。以1986年初历史剧《丰州滩传奇》晋京会演的成功宣告诞生。漫瀚剧主要流传于内蒙古包头市,其声腔是以二人台声腔为母体,吸收借鉴了京剧、晋剧唱腔音乐及蒙古族歌舞音...
9月29日,内蒙古包头市艺术剧院原创漫瀚剧《敕勒川的女儿·共谋祥和兴隆土默川》受邀参加第八届中国戏曲文化周。本届戏曲文化周以“中国梦·中华魂·戏曲情”为主题,包括“梨园精品”“梨园嘉年华”“梨园传戏”三大板块,既有专业演出、学术研讨,又有群众性互动体验活动,还有产业交流、文旅消费等衍生内容,全方位、多...
摘要:漫瀚剧作为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戏曲艺术形式,在艺术剧院的现代演绎中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和创新实践。深入分析了漫瀚剧在艺术剧院中的传承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创新实践的路径。通过剧目内容的更新、表演形式的多样化、舞台设计的现代化和传播方式的拓展,漫瀚剧在保持传统精髓的成功吸引了新一代观众。展望未...
摘要:漫瀚剧艺术作为内蒙古地区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双重挑战。通过分析漫瀚剧的艺术特色、传承现状及其在现代文化背景下的适应性,探讨了漫瀚剧艺术的转型路径。文章指出,通过艺术形式的创新、内容创作的现代化、传播渠道的拓展和人才培养的加强,漫瀚剧艺术实现了与现代社会的有效对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