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羽」作偏旁的字一、鸟翅的名称翦(初生的羽毛)、翁(鸟颈上的羽毛)、翎(鸟翅和鸟尾上的长羽毛)、翘(鸟尾上的长羽毛)、翅(鸟或昆虫的翅膀)、翼(翅膀)二、鸟飞的动作習[习](练习飞翔)、翱(翅膀上下振动的飞)、翔(翅膀平直不动的飞)、翩(鸟疾飞的样子)、翊(飞翔的样子)、翻(上下翻飞)三、鸟的...
但其他「羽」又是按另一種改法,沒有統一。跟大陸只有「录」上的「彑」改了「彐」算是一類情況(...
转发微博【转发】@北京之永书法:解析漢字#笔法研究##北京書法培訓# 今天解读“羽”[yǔ]字: 《说文解字》 :“鸟长毛也。象形。凡羽之属皆从羽。王矩切。” &nbs...
《詩經·邶風·燕燕》: 燕燕于飛、差池其羽。 差池,是参差不齐的意思。 《詩經·邶風·雄雉》: 雄雉于飛、泄泄其羽。 雉,是野雞。 泄泄[yìyì]],指闲散自得、缓缓地飞。 《詩經·豳風·東山》: 倉庚于飛、熠燿其羽。 倉庚,即黄莺或黄鹂鸟。 熠燿[yì yào],是光鲜明亮的样子。 成语典故 比翼齐飞 比...
字首〔羽〕:象鳥毛之形。 字身〔者〕:所屬者。 會意,形聲-小篆文羽者,飛起來的機構,飛舉也。: 翔翥:飛翔。@【把】 手日仰 ㄅㄚˇ Baaˇ 字首〔手〕:動作。 字身〔巴〕:附著態。 會意,形聲-小篆文手附著,握持控制也。手握處;量詞。:
然而,习,是半羽;个,卻不是半竹。 个,不是半竹。 竹,是从个的漢字。 竹字的本義是連根之木。 个+个=竹 竹者,《老貓字典》云:从二个相連也。會意。个者,象根形。根也。竹者,謂二根相連也。故,竹者,連根之木也。 木,也是从个的漢字。
新华字典 漢汉 hàn 部首:氵笔画:14 五笔:IAKW仓颉:ETLO郑码:VEBO 笔顺编号:44112212511134 四角号码:34185 UniCode:U+6F22 基本字义 ●漢 hàn ㄏㄢˋ 1.天河:銀~。雲~。氣沖霄~。 2.成年男人:~子。老~。 3.中國人數最多的民族:~族。~人(❶漢族人;❷指漢代的人)。
《說文解字·鳥部》中关于“鸟”字的解释颇有意思。它指出,“鸟”是长尾禽类的总称,其字形源于象形,与匕首相似,象征着鸟的足爪。段玉裁在注解中进一步阐释了“禽”的概念,它涵盖了飞禽和走兽两大类。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兽类可以统称为禽,但鸟类却不适用于这一称呼。段玉裁还提到,短尾鸟被称为“隹...
字首〔羽〕: 鳥毛。 字身〔鬲〕: 有隔室之器。 會意,形聲-小篆文 羽之隔,鳥羽中間的硬梗。 : 羽翮:羽莖。 @【貢】 橫月仰金 ㄍㄨㄥˋ Gonqˋ 字首〔工〕: 規距,事情的結果。 字身〔貝〕: 貨幣,價值。 會意,形聲-小篆文 呈送有價值的事物,向帝王進獻。
我们还是先看看“蛮”字的来历,最开始这个字是由“丝”加“舌”构成,表示要系绑动物,加以训化。可见,这个词是有污蔑的意思的。"南蛮"的称谓最早文字记载来自于周代的《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