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运总督可以直接调动的军队就有三千多人。漕运总督所管辖的各省内还有粮道衙门,都驻有兵力,保护沿途漕运安全。这些兵力加一起也有两万多人,都听命于漕运总督,各省是管不了他们的。 漕运总督在江湖上有两个尊称,按总督、巡抚称制台、抚台的习惯,漕运总督称为漕台。漕运总督手上有兵,地位又比巡抚高,有时也称为漕...
具体来说,如果是山东巡抚调任漕运总督,那么显然不算升迁,甚至可以认为是权力地位下降了;同样江苏、浙江等富裕省份的巡抚调任漕运总督,也是一笔不划算的买卖。只有排在第三档次的巡抚调任漕运总督,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升迁,因为漕运总督往往作为穷省巡抚的跳板,如果干得好,那么在下一次人事调动时,就有可能调到...
其二,漕运总督存在职权与地位逐渐式微的情况。在清朝初期,特别是顺治年间,河道总督与漕运总督均兼任兵部尚书衔,而彼时各省行政总督并无此兼任头衔(直至雍正之后,总督兼任兵部尚书衔才成为固定制度),由此可见,当时漕运总督在地位上显著高于各省行政总督。自乾隆十八年起,漕运总督不再兼任兵部尚书衔,其地位较之于...
雍正即位以后,更定官制,将六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定为从一品。总督因兼兵部尚书衔,故而品级从原来的正二品提升为从一品。与各省总督不同的是,漕运总督享受从一品待遇的时间并不长,乾隆十八年,乾隆皇帝认为漕运、河道二督因无地方之责,其兼衔改为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此后形成定制。如此,漕运...
由此漕运总督的责任可想而知。漕运运来的粮食就放在通州一线的各仓场,仓运总督“每年春季出巡,查看五闸河道,点验河坝经纪、车户和拨船等,以便新粮到坝起运。漕白粮船抵通日期、起过漕粮石数,每隔五日须具折奏报”。清代仓场 漕运之事极其复杂,漕运在清代总能上报亏空。这事放在今天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
漕运总督之名源于明中期,当时此职不仅统领漕运,还兼任凤阳巡抚与河道之职,可谓责任重大。相较于普通巡抚,漕运总督的地位显然更为显赫。清朝入关后,承袭明朝制度,顺治二年设漕运总督驻江苏淮安,负责统辖八省漕运。“漕政”工程繁复,涵盖多方领域,限于篇幅难以尽述,感兴趣的读者可留言或私信交流。漕运总督与...
漕运总督:稳如泰山的“掌粮人”。再看漕运总督,这个职位从设立之初就是清朝的“战略资源”。顺治六年,漕运总督不仅负责漕粮运输,还兼管凤庐巡抚事务,直接参与地方军政;咸丰十年,更被赋予节制江北各镇的军事权力,相当于一手抓粮、一手抓兵。为什么漕运总督能稳坐权力巅峰?原因很简单,漕运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命脉。
一、漕运总督 漕运总督始设于明景泰年间,当时的漕运总督权力极大,官名全衔为“总督漕运兼提督军务、巡抚...
漕运总督的驻地在江苏淮安,江苏巡抚的驻地在苏州,因为同在一个省,所以比较起来相对容易一些。不出意外,很多人都认为漕运总督与江苏巡抚的品级是一样的,都是正二品,其实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漕运通俗地讲就是水运,自明代开始开会通河,始罢海运、陆运而为河运。将沿江沿海之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