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不仅是研究剪纸的技艺、刀法,作为滨州剪纸传承人,就得让它流通、实用,更好地融入到现代人的生活中去。”蔺飞飞直言,在原先剪纸的基础上,她更侧重剪纸的文创衍生品,结合人们的衣食住行,多一些创新思维,把传统的文化符号、纹样附加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载体上,创作更多物...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3日讯 为弘扬传统文化,传承非遗技艺,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与非遗产业守正创新,3月1日,滨州市技师学院参加了由滨州市委统战部、滨州市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的滨州市非遗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滨州市技师学院经贸系教师与剪纸社团学生携带剪纸作品及半成品布展参赛,获得了二等奖的佳绩。滨州市技师学院的剪纸...
2021年,滨州市滨城区文化馆启动滨州民间剪纸优秀纹样抢救性复制工程,历时两年三个月(2021年9月—2023年12月),在文化工作者和剪纸艺人的辛勤工作和共同努力下,共修复、复制纹样2000余种,创作纹样120余种,剪制作品9000余件。此次纹样复制工程的实施,填补了滨城区文化馆37年来馆藏剪纸的历史空白,2000余种剪纸纹样(实...
此次纹样复制工程的圆满结束,不仅填补了滨城区文化馆长达37年的剪纸馆藏空白,更构建了滨州民间剪纸纹样资料库的初步框架。这一成果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同时也为剪纸衍生品的开发利用打下了坚实基础,对滨州民间剪纸的传承与弘扬、打造这张独特的文化名片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整理这些珍贵的剪纸纹样时,...
王德荣老人是滨州剪纸的代表人物之一,这位集剪纸、刺绣、布艺等手工技艺于一身民间艺术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滨州民间剪纸)代表性传承人。7月6日,百年非遗看滨州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王德荣老人家中,在与老人的交流中,领略滨州剪纸这一非遗项目的艺术魅力。滨州剪纸历史悠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在1992年,王德荣的刺绣作品入选《中国山东滨州民间手艺展》并在香港展出,并被画廊永久收藏。之后,王德荣的《丰收图》、《福寿安康》、《喜鹊登梅》、《墙头记》……12幅剪纸作品被作为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将滨州剪纸认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剪纸...
滨州有众多的剪纸艺人和剪纸爱好者,人才辈出:有德高望重的吴鸿禧老先生;有大众喜欢的杜秀贞、张金 娥、赵恒英、王德荣、刘桂兰、刘根英老人;有兰福梅、耿延祯、王秀英、张艳枝等五六十岁的传承人;这些艺 人们有的剪技熟练、剪法讲究、精细工整、玲珑剔透;有的下剪大胆、粗犷简练、生动传神;有的不用画稿,信 手剪...
滨州剪纸 滨州剪纸历史悠久,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其结构严谨、古朴浑厚、拙中蕴灵、题材广泛,多豪放粗犷之作,与黄河流域的文化遗产一脉相承,堪称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艺术的结晶。 在滨州剪纸的传统题材中,表现较多的有葫芦和鸟、鸡狗鹅鸭、花草鱼虫、猪羊骡马等,无不蕴涵着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追求,洋溢着创作者...
剪纸文创衍生品每月销售额近3万元 “我现在不仅是研究剪纸的技艺、刀法,作为滨州剪纸传承人,就得让它流通、实用,更好地融入到现代人的生活中去。”蔺飞飞直言,在原先剪纸的基础上,她更侧重剪纸的文创衍生品,结合人们的衣食住行,多一些创新思维,把传统的文化符号、纹样附加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载体上,创作更多物美价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