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句:“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粗缯(zēnɡ),指粗制的丝织品。这两句是说,生平身裹着粗制布衣,但有满腹诗书,精神自然充盈华美。三、四句:“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瓠(hù)叶,瓠的叶子,可以做菜。据《后汉书·儒林传》载,东汉刘昆时常教授弟子演习儒家礼仪,每年春...
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常常用这句诗来比喻一个人只要饱读诗书,学有所成,那么气质才华自然横溢,高雅光彩。所以这句实话也成了许多人都喜欢的诗句。初读这句诗,我亦为之倾倒,不由去查询了一下它的出处,读完整首诗,才发觉它的上句和下句,居然被我们弄错了!和董传留别 [ 宋 ] 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
(1)B.“首联描写的是诗人自己”错误,首联“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描写的是董传。(2)“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表达出对友人由衷的赞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赞美友人志向远大。“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突出对友人深情
“腹有诗书气质华”,出自苏轼的诗《和董传留别》,有纪昀评《苏文忠公诗集》为证。陶渊明所处的时代主要流行五言诗,陶渊明本人最擅长的也是五言诗,所以这句话不太可能出自他的作品。只是由于陶渊明和苏轼两人在性格上都有豁达、潇洒的一面,所以有人在不知原句出处的情况下,借用他的名字,附会了一首诗,说...
“腹有诗书气自华”,形容一个人满腹经纶,饱读诗书,气质自然与众不同,这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A不合题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一夜之间大雪覆盖万物,未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与材料意思不一致。B不合题意,“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体现了...
“腹有诗书气自华”,形容一个人满腹经纶,饱读诗书,气质自然与众不同,这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A不合题意,“上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强调要勤俭节约,与材料意思不一致;B符合题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强调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与材料意思一致;C不合题意,“忽如一...
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腹有诗书”指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气”可以理解为“气质”或“精神风貌”。全句的重心在“自”上面,它强调了华美的气质是饱读诗书的必然结果。“腹有诗书气自华。”出自苏轼的《和董传留别》,这首诗可能不为普通读者所熟知,而其中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却广为传诵,...
苏轼在凤翔任期已满告别凤翔的父老时见了一个生活贫困,但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叫董传的人,分别时改为他作了一首诗《和董传留别》。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好友黄庭坚也说过“士大夫三日不可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事实证明,读书与不读书、读书多与读书少所表现出的内在气质是绝不相同的。
满腹经纶是怎么来的难不难。腹有诗书气自华,自古以来,书香气质都是万千儿女追求的样子,那怎么才能让自己看起来满腹经纶,能出口成章呢,快来学习吧。 #读书可抵岁月漫长 #每天一首古诗词 #腹有诗书气自华全诗 #句子很短却字字入心 #图文伙伴计划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