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材料仪器和试剂 四、实验步骤 五、注意事项 六、参考文献 一、实验目的 探究药物裂解红细胞的潜力 二、实验原理 溶血(Hemolysis)是指红细胞 (RBC)破裂或破坏,导致血红蛋白和其他细胞内容物释放到周围环境中。它可以在各种情况下发生,可分为三大类:血管内溶血、血管外溶血和免疫介导...
7、溶血实验的应用 (1)病理学研究:通过溶血实验可鉴定细菌是否为溶血性病原菌,根据病原菌在实验培养基上的溶血圈的有无和大小,以确定病原菌的致病性。(2)药物安全性评估:通过溶血实验以评价待测药物对于红细胞的影响,进而判断待测药物对红细胞膜是否有毒性,有助于临床药物的安全性评价。(3)免疫学研...
溶血实验主要用于检测血液中溶血现象及溶血程度,这基于溶血作用和红细胞膜特性两个原理。溶血作用是利用红细胞膜结构被待测药物破坏,使红细胞溶解并释放胞内血红蛋白的特性进行检测。此外,红细胞膜具有半透性,多受离子浓度、pH值、温度等因素影响,可借助这一特性利用溶血实验来评估红细胞膜的稳定性。因此,在实验中多...
由于不同细菌产生的溶血素不同,溶血能力也不相同,在血平板上的溶血现象也不相同,因此,溶血试验常用来进行细菌的鉴定。 (1)α溶血、β溶血和γ溶血 α溶血又称草绿色溶血,在菌落周围可观察到1~2mm的草绿色半透明溶血环,为高铁血红蛋白所致,α溶血环中的红细胞未完全溶解,是一种不完全溶血现象,常见的产生α溶血...
处理一定时间后3000转20分钟离心测溶血比例,一般不能超过5%,计算公式 溶血率=实验组od-pbs的od/h2o的od-pbs的od最后乘以100% 4.取血 紫色edta抗凝管取血后放入4度冰箱保存24h或者立刻3000转20分钟离心 离心后将枪头排空小心吸取上层上清液弃掉 加入两倍量的PBS 再次3000转20分钟 弃上清 直至上层pbs变无色0 0...
溶血试验的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溶血试验,评估红细胞的溶血情况,了解红细胞的稳定性和膜的完整性,为血液学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参考。实验原理:溶血试验是通过观察红细胞在不同浓度的盐水中溶解的情况,来评估红细胞膜的完整性和红细胞的稳定性。正常情况下,红细胞在等渗盐水中不会溶解,而在低渗盐水中会发生...
溶血实验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溶血实验 实验日期:2022年X月X日 实验地点:XX实验室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溶血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2. 掌握溶血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3. 分析溶血实验结果,判断溶血反应类型。二、实验原理 溶血是指红细胞破裂、溶解的一种现象。溶血反应可分为血管内溶血、血管外溶血和免疫介导的...
新生儿溶血病产后血清学检查主要包括“三项试验”,分别是新生儿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游离抗体试验、释放试验。 (1)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在盐水介质中,不完全抗体可以致敏人的红细胞,但不可以让红细胞凝集。借助抗人球蛋白试剂的桥梁,使已被不完全抗体致敏的红细胞出现...
若 第二管整个血样因药液引起红细胞全部破裂,呈现 红色澄清液时为溶血试验阳性,不宜供注射用。第 三管为检查有无粘集反应,亦应阴性,否则不直供 静脉注射用。对照管应无溶血和粘集现象。甲液为 供试品溶液0.5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摇 匀,即得。乙液为洪静脉注射的供试品溶液1.0m 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
实验步骤概要 首先,制备4%的红细胞混悬液,细心去除纤维蛋白,为后续步骤做好准备。设定样本和阳性对照的浓度梯度,采用二倍稀释法进行配置,确保准确性。每个孔中加入红细胞悬液,阴性对照则是不含药物的纯细胞悬液。关键步骤来了,将混合液置于37℃恒温孵育1小时,观察溶血现象。实验观察与分析 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