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常见的溶瘤病毒包括DNA病毒和RNA病毒,如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1(HSV-1)、新城疫病毒、呼肠孤病毒等。 2. 这些病毒具有嗜肿瘤特性,即它们能够特异性地识别并感染肿瘤细胞,而在正常机体细胞内则无法复制,因此具有较高的抗肿瘤效应和较低的副作用。 3. 不同的溶瘤病毒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例如腺病毒因基因...
常见的溶瘤病毒包括DNA病毒和RNA病毒。DNA病毒如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1(HSV-1)等,其中腺病毒因基因重组及生产较易,临床开发广泛,试验开展最多;而HSV-1等因基因组较大,可加入任意的外来基因,在基因治疗上有很大优势。RNA病毒则包括新城疫病毒、呼肠孤病毒等。这些病毒都因具有嗜肿瘤特性而被用于改造成溶瘤病毒...
是一类具有复制能力的肿瘤杀伤型病毒,世界上最早出现溶瘤病毒的报道,是由于当时发现一名子宫颈癌患者在感染狂犬病病毒后 。 基本信息 西医学名 溶瘤病毒 中医学名 溶瘤病毒 英文名称 oncolytic virus 所属科室 内科- 传染性 无传染性 纪念日 1991年
直接溶瘤 溶瘤病毒感染肿瘤细胞对其直接杀伤,这是溶瘤病毒的概念来源。溶瘤病毒通过特异性感染肿瘤细胞,在其中繁殖,直到引起肿瘤细胞溶解。而其对正常细胞不感染或感染不杀伤。 免疫激活 随着癌症免疫疗法(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溶瘤病毒作为免疫疗法的前景,如:T-VEC和PD-1单抗联合用药能显...
溶瘤病毒是一种新型免疫疗法,可通过直接溶瘤作用和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特异性的杀死肿瘤细胞并豁免正常细胞,为不同类型的肿瘤患者带来临床获益。目前全球已有5款溶瘤病毒产品获批,更多的临床试验也在稳步推进中,考虑到溶瘤病毒与其他免疫疗法在抗肿瘤机制上的互补,未来与PD-1单抗、CAR-T等药物的联合治疗将可能是...
溶瘤病毒(oncolytic virus,OV)是一类能够特异性复制并引起癌细胞凋亡,同时保留正常组织不被破坏的病毒。溶瘤病毒疗法是一种前景广阔的癌症治疗方法,迄今已报告了70多项临床试验。OV可以分为2个主要类别——天然病毒和转基因病毒。天然存在的OV包括呼肠孤病毒、新城疫病...
溶瘤病毒是一种新型免疫疗法,可通过直接溶瘤作用和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特异性的杀死肿瘤细胞并豁免正常细胞,为不同类型的肿瘤患者带来临床获益。目前全球已有5款溶瘤病毒产品获批,更多的临床试验也在稳步推进中,考虑到溶瘤病毒与其他免疫疗法在抗肿瘤机制上的互补,未来与PD-1单抗、...
7月27日,《Cancer Gene Therapy》发表了溶瘤病毒OH2联合抗PD-L1抗体LP002治疗结直肠癌的I期临床试验 (NCT04755543)数据结果,结果显示:4例患者的靶病灶大小发生变化,有反应的患者有35.9%的肿瘤缓解。实现部分缓解的患者缓解持续时间长达313天。截图来源于参考资料2,侵权请联系删除 MVR-T3011 IT(瘤内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