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野生型或改造后的呼肠孤病毒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发挥其溶瘤作用: 1、可在肿瘤细胞中大量复制,并直接裂解肿瘤细胞; 2、肿瘤细胞感染导致病毒后代、细胞因子和肿瘤相关抗原 (TAA) 的释放,从而启动先天抗肿瘤免疫,包括细胞因子介导的杀伤和自然杀伤 (NK) 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 3、树突状细胞(DC)将TAA呈递给CD4+和...
该抗病毒响应可拮抗治疗性病毒的溶瘤效力。同样,已开发了免疫抑制剂的联合使用以克服这种呼肠孤病毒溶瘤作用的免疫拮抗作用。已证实,消除中和性抗-呼肠孤病毒抗体(NARA)的产生的药剂的共施用可导致试验用动物的发病。试验用动物的响应已由在靶肿瘤组织之外的呼肠孤病毒的复制来表征,提示体液免疫在阻止宿主的呼肠...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s)运载3型呼肠孤病毒(Reo3)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的溶瘤效应.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hUMSCs和K562细胞表面Reo3易感受体——连接黏附分子A(JAM-A)表达情况,电镜观察Reo3感染hUMSCs 72 h后胞内病毒包涵体分布.将不同(0,1,2和3)感染复数(MOI)的Reo3感染hUMSCs 24,48,...
其研究结果显示:1)溶瘤呼肠孤病毒(RV)和硼替佐米(BTZ)联合用药,减少MM的免疫抑制和耐药性; 2)BTZ在肿瘤微环境中触发RV病毒复制,增强抗癌细胞毒性和免疫调节信号。
溶瘤呼肠孤病毒给药在临床试验中已被癌症患者很好地耐受。然而,它作为单一疗法的抗癌功效仍有待提高。我们和其他人先前已经证明了生产表达异源转基因的复制能力呼肠孤病毒的可行性。这里,我们描述了表达鼠( mm )或人( hs ) GM - CSF (分别为rS1 - mmgmsf和rS1 - hsgmsf )的重组呼肠孤病毒的生产。病毒...
其中,野生型或改造后的呼肠孤病毒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发挥其溶瘤作用:1、可在肿瘤细胞中大量复制,并直接裂解肿瘤细胞;2、肿瘤细胞感染导致病毒后代、细胞因子和肿瘤相关抗原 (TAA) 的释放,从而启动先天抗肿瘤免疫,包括细胞因子介导的杀伤和自然杀伤 (NK) 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3、树突状细胞(DC)将TAA呈递给CD4+和CD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