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定分析基础:方法、分类与标准溶液解析,本视频由载轻舟让梦归提供,0次播放,好看视频是由百度团队打造的集内涵和颜值于一身的专业短视频聚合平台
“溶质的名称+溶液”,如氯化钠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叫“氯化钠的水溶液”或“氯化钠溶液”。【拓展】溶液的命名一般是溶质在前,溶剂在后,若未指明溶剂的溶液,溶剂一般指的是水。根据溶液的名称可以判断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如“碘酒”中碘为溶质,酒精为溶剂;“硫酸铜溶液”中硫酸铜为溶质,水为溶剂。
考点三,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这部分的内容其考察的频率也是比较高的,主要是在于区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然后是他们之间的相互转化,由饱和溶液转为不饱和溶液时,我们可采用加溶剂或者是加热的方法来达到最后的效果,而由不饱和溶液转为饱和溶液时,我们可选择加入溶质,降温或蒸发溶剂的方法来达到最后的效果。 考点...
第四章溶液解析 第四章溶液 溶液:一种物质以分子、原子或离子状态分散于另 一种物质中所构成的均匀、稳定的分散系称为溶液.被分散的物质称分散质(又称溶质);起分散作用的物质称分散剂(又称溶剂)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 溶液类型:固体溶液(如合金);气体溶液(如空气)液体溶液(如氯化钠溶液)(水溶液)溶液的浓度:...
一般来说,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大,溶液中离子浓度就越大,导电能力越强。但是也有特殊情况,即溶液中电解质浓度越大,而其中的离子浓度反而变小。例如:浓硫酸、浓醋酸,虽然溶液浓度很大,但是由于溶液中水很少,其电离出的离子数目也有限,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较小,造成...
混合物:溶液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物质组成。 注意:溶液是澄清透明的,但不一定无色,如CuSO4溶液(含有Cu2+) 为蓝色,FeSO4溶液(含有Fe2+) 为浅绿色,Fe2(SO4)3溶液(含有Fe3+)为黄色。 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溶液必须是混合物。 3...
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解析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在常温下(15-25℃)保存时间不超过两个月(其中隔一个月要标定一次). 一、硫酸(H2SO4)标准溶液的制备及标定 0.1N硫酸=0.1mol/L 0.25N硫酸=0.25 mol/L 0.5N硫酸=0.5 mol/L 1N硫酸=1 mol/L 1.制备 量取浓硫酸(比重1.84)3毫升(0.1N)慢慢注入300毫升水中....
一. 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含砝码),纸片,烧杯,量筒,玻璃棒,药匙,胶头滴管,指定容器(含标签纸,指定容器用于盛放配制好的溶液)。 二. 实验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 关于实验的步骤,有一个记忆的小妙招,我们可以把溶液的配制过程想象成煮粥,根据人数计算一下米的质量和水的体积,然后称量一定质量的米,...
一、乙二醇水溶液的组分特性 乙二醇与水按特定比例混合,形成防冻液的基础溶液。浓度范围通常控制在30%至70%之间,过低会导致抗冻性能不足,过高则加剧对金属的腐蚀性。 二、防冻作用的核心原理 乙二醇分子能够有效干扰水分子间的氢键网络,显著降低混合液的冰点。这一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