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制溥仁寺碑文:康熙五十二年,朕六旬诞辰。众蒙古部落,咸至阙廷,奉行朝贺,不谋同辞,具疏陈恳:愿建刹宇,为朕祝厘。 朕思治天下之道,非奉一己之福,合天下之福为福;非私一己之安,遍天下之安为安。柔远能迩,自古难之。我朝祖功宗德,远服要荒;深仁厚泽,沦及骨髓。蒙古部落,三皇不治,五帝不服,今已中外...
【录入】溥仁寺碑文..康熙五十二年,朕六旬寿辰.众蒙古部落,咸至阙廷,奉行朝贺,不谋同辞,具疏陈恳:愿建刹宇,为朕祝厘. 朕思治天下之道,非奉一己之福,合天下之福为福;非一己之安.柔远能迩,三皇不治,五帝不服,今
普陀宗乘之庙和承德博物馆都有溥仁寺碑文拓片的展出。碑两座,正面分别是康熙《御制溥仁寺碑文》满文与汉文。两通碑的背面与侧面一共六面刻满了乾隆去溥仁寺时写的诗。就是你看到这两通碑的时候真的很难不磕康乾...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写的《溥仁寺碑文》中说柔远能迩,自古难之。我朝祖功宗德,远服要荒;深仁厚泽,沦及骨髓。蒙古部落,三皇不治,五帝不服,今已中外无别矣”。这反映出
溥仁寺是承德外八庙建筑中最早寺庙之一,是康熙时期为了加强对蒙古诸部的管理和联系而修建的。溥仁寺碑文反映了清政府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始终坚持统一,反对分裂的立场。今天已成为我国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历史见证,富有丰富文化内涵。本文对《外八庙碑文注释》一书中《溥仁寺》碑文注释进行了考释辨析,希望对研究清朝前期的历...
溥仁寺碑文补正 The Supplements and Corrections of the Inscription on the Tablet in PuRen Temple 作者: 布莉华 作者机构: 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北承德067000 出版物刊名: 满族研究 页码: 91-93页 主题词: 溥仁寺;碑文;考释辨析 摘要:溥仁寺是承德外八庙建筑中最早寺庙之一,是康熙时期为了加强对蒙古...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写的《溥仁寺碑文》中说柔远能迩,自古难之。我朝祖功宗德,远服要荒;深仁厚泽,沦及骨髓。蒙古部落,三皇不治,五帝不服,今已中外无别矣”。这反映出( )A.当时开明的政治制度B.清朝版图最终奠定C.稳定和谐的阶级关系D.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答案是什么.
--《清圣祖实录•康熙帝》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写的《溥仁寺碑文》中说:“柔远能迩,自古难之。我朝祖功宗德,远服要荒;深仁厚泽,沦及骨髓。蒙古部落,三皇不治,五帝不服,今已中外无别矣”。--《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碑文辑》请回答:(1)据材料一,请概括指出唐朝大臣在处置东突厥问题上的不...
(2019·湖南五市十校高二第二学期期末·8)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写的《溥仁寺碑文》中说: “柔远能迩,自古难之。我朝祖功宗德,远服要荒;深仁厚泽,沦及骨髓。蒙古部落,三皇不治,五帝不服,今已中外无别矣。 ”这反映出( ) A.当时开明的政治制度 B.清朝版图最终奠定 C.稳定和谐的阶级关系 D.民族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