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病论治:刘云临证医案医话》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传承篇,以中医八纲辨证与脏腑辨证、营卫气血辨证与三焦辨证、六经辨证等辨证法则,从不同角度论述水湿邪气、湿热、寒湿、暑湿、痰湿、风湿、痰瘀互结等侵袭人体的表现,以及辨证施治法则,总结出49种水湿邪气证候的辨治方法。第二部分为实践创新篇,阐述水湿邪气...
现整理内科常用辨治方药十二法如下:湿蕴胃腑的症状主要表现在胃脘痞闷不适,尤其是在食后,胀满感更为明显。患者会感到恶心,时有欲吐之感,导致食欲明显降低。他们的饮食量明显减少,可能还会出现呃逆的情况。在观察这些病人的舌象时,会发现舌质呈现淡红色,而舌苔则呈现出薄白腻的状态。触诊其脉象,可能会感觉...
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湿上甚则热,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汗为故而止“,:湿司于地,热反胜之,治以苦冷,佐以咸甘,以苦平之”,“湿化于天,热反胜之,治以苦寒,佐以苦酸”等大法,对指导临床辨治湿病,起到了重要作用,奠定了良好的理论...
首先说鉴别,从症状鉴别来说,黄为土色,故太阴湿病常见黄,所以文中说“湿家为病,声色如熏黄”注意,是“湿家”,而湿痹为病,多见周身或关节疼痛。 从治法鉴别来说,太阴病是可以用下法的,如《伤寒论》条文“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大实痛者,...
其实我国早就对痛风有所认识,元·朱丹溪《格致余论》就曾列痛风专篇,云: “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水或立湿地……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汗浊凝滞,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阳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脚气》中认为,外是阴寒水湿,今湿邪袭人皮肉筋脉;内...
所以,防己黄芪汤,尽管是放在《湿病》篇里,但是,不要忘了,他也提示能够治疗风水的表虚证。因此,这张方子再略加一些药,我说的就是对补肾的这方面,有收敛作用的药,也就是说蛋白也好,还是精微物质,不要让它从尿里排泄太多了,怎么办呢?芡实、金樱子,补肾,又能够固摄。山药也能对肺、脾、肾的阴阳,...
湿气为病,内外上下,四处流行,随邪变化,各具病形,按法诊治,勿失纪纲。湿气在上,中于雾露,头痛,项强,两额疼痛,脉浮而涩者,黄芪桂枝茯苓细辛汤主之。 黄芪桂枝茯苓细辛汤方 黄芪三两 桂枝二两 茯苓三两 细辛一两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湿气在下,中于水冷,从腰以下重,两...
从路志正教授的湿病学理论谈脂溢性脱发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是我们导师王九一教授的授业恩师。他临证70载,在学术上首开湿病论治先河,同时也是一位脾胃病的大家。很多五脏六腑的疑难杂症,路老从湿论治,从脾胃论治都迎刃而解,效如桴鼓。在总结前贤经验的基础上,路老提出”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
《内经》有关湿病的论述及其对现代中医临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