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灰化法和湿灰化法是灰分含量测定的两种常用方法,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干灰化法 特点: 消化时间慢,要求温度高,挥发快,时间长。 对样品有选择性,通常适用于能耐高温且不易挥发的样品。 在灰化过程中不需监视,操作相对简单。 不加试剂,因此试剂空白值较低。 能处理较多的样品,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
例如,As、Cu、Ag等在常规灰化时会有严重损失,但加入Mg(NO3)2后能得到满意的结果。2. 湿法消化法 湿法消化法,亦被称为湿灰化法,其核心在于利用强氧化性酸或强氧化剂的氧化作用来分解有机试样,使待测元素转化为可溶状态。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称取经过预处理的试样置于玻璃烧杯中(或石英烧杯、聚四氟乙...
试样不同,灰化的温度和时间也不相同,冷却后,灰分用无机酸洗出,用去离子水稀释定容后,即可进行待测元素原子吸收法测定。 灰化法是有机试样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优点:操作比较简单,适宜于大量试样的测定,处理过程中不需要加入其它试剂,可避免污染试样,但灰化法也存在明显的缺点:在灰化过程中,引起易挥发待测元素的挥发...
植物微量元素湿灰化法210ml放置数小时或过夜然后放在消煮炉上慢慢升温加热至140180c使黄棕色烟no慢慢挥发再适当提高温度勿超过250c左右继续消化 植物微量元素湿灰化法 植物磷、钾、钙、镁、铁、锰、铜、锌、硼的联合测定 湿灰化法: HNO-HClO 34 (一)方法原理 利用HNO-HClO混合酸溶液分解植物样品,制备的待测中...
湿法消化法亦称湿灰化法,其实质是用强氧化性酸或强氧化剂的氧化作用破坏有机试样,使待测元素以可溶形式存在。其基本方法是:称取预处理过的试样于玻璃烧杯中(或石英烧杯、聚四氟乙烯烧杯),加入适量消化剂,通常应在100~200℃下加热以促进消化,待消化液清亮后,蒸发剩余...
百度试题 题目湿法灰化方法优缺点有哪些?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优点:1有机物分解速度快,所需时间短。 2由于加热温度低,可减少金属挥发逸散的损失。 缺点:1产生有害气体。2初期易产生大量泡沫外溢。 3试剂用量大,空白值偏高。反馈 收藏
湿法灰化是一种样品预处理技术,主要特点和应用原理如下:主要特点:消化剂:使用硝酸、盐酸、硫酸、高氯酸、王水和混合酸等作为消化剂。温度条件:在低温下进行分解消化试样。目的:使试样中的有机物质破坏,并使待测组分得到富集。应用原理:强氧化剂作用:通过在样品中加入强氧化剂,如浓盐酸、浓硫酸、...
湿法灰化是一种样品预处理技术,它使用硝酸、盐酸、硫酸、高氯酸、王水或混合酸等消化剂,在低温下分解消化试样,使试样中的有机物质破坏,并使待测组分得到富集。原理: 强氧化剂作用:通过在样品中加入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高锰酸钾、次氯酸等强氧化剂,这些氧化剂能够与样品中的有机物质发生反应...
湿法消化法亦称湿灰化法,其实质是用强氧化性酸或强氧化剂的氧化作用破坏有机试样,使待测元素以可溶形式存在。其基本方法是:称取预处理过的试样于玻璃烧杯中(或石英烧杯、聚四氟乙烯烧杯),加入适量消化剂,通常应在100~200℃下加热以促进消化,待消化液清亮后,蒸发剩余的少量液体,用纯水洗出,定容后即可进行原子吸收...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湿灰化法是利用()分解样品中的有机物。 A. 还原剂 B. 氧气 C. 氧化剂 D. 氮气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C 反馈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