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京4月3日电(徐珊珊)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段洪涛3日介绍,其科研团队通过整合、挖掘不同时期近300个湖泊调查数据,发现过去几十年中国湖泊整体正从排放二氧化碳的“碳源”向吸收二氧化碳的“碳汇”转变。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上。“湖泊生态系统一般具有光合固碳...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湖泊因水中生物和湖底沉积物能封存大量有机碳而成为重要的碳汇。受全球变暖影响,湖泊水位、水温及光照与营养物质等条件发生较大改变,进而导致湖泊固碳
由南平市水利局、顺昌县水利局、武夷山市水利局、福建武夷水工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福建省南平碳计量中心具体实施的闽江上游河流湖泊及沿岸植被生态系统碳汇开发项目,于2024年10月10日至10月15日,邀请了中科院有关专家,按照预定的进展计划,顺...
湖泊的碳埋藏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碳汇之一,包括来自生命体的有机碳和来自无机物质中的无机碳。由于自然地理背景不同,我国不同区域湖泊碳埋藏速率和有机碳与无机碳埋藏比例关系存在显著差异(下图)。 据此完成10~12题。有机碳无机碳洪泽湖(江苏)青海湖(青海)异龙湖博斯腾湖(新疆)呼伦湖(内蒙古) l l I Il0 20 ...
1 湖泊生态系统碳汇特征湖泊生态系统相比森林、草原等陆地生态系统具有固-液两相的复合生境, 相比海洋生态系统体量小, 变化快, 总体上是一类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各层级动植物、微生物都积极参与到湖泊碳循环, 其中以浮游植物为代表的初级生产者光合作用成为了全球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湖泊的诸多案例中最为突...
1.生态代谢是驱动湖泊水化学特征和碳循环昼夜变化的关键因素,其中喀斯特湖泊更易表现出净自养特征。 2.边界层法模型估算显示,喀斯特湖泊和非喀斯特湖泊的碳汇通量分别为38和11t C km-2yr-1,凸显了喀斯特湖泊具有更强的碳汇效应。 3.较低的Revelle因子(...
由图可知,异龙湖的碳埋藏速率远高于其他湖泊,云贵高原地区地处我国南方,水热条件好,有机碳埋藏速率大,喀斯特地貌广布,喀斯特反应会消耗大量二氧化碳进入湖泊,在合适的环境下碳酸盐沉积,碳汇显著,B正确,排除ACD。故选B。 (2)题详解: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博斯腾湖无机碳占比高,主要因为地处干旱区流域内,植被覆盖度低...
寒湿地有天然“储碳库”及气候变化“缓冲器”之称。由于长期淹水和低温的环境特征,高寒湿地中微生物的活动受到抑制,湿地中的植物枯落物不能被快速分解,这使得有机碳在高寒湿地中大量积累。经过千万年的变化,这些有机碳最终形成厚厚的泥炭层。碳被长久地固定在泥炭湿地中,使泥炭湿地成为重要的碳汇。
碳汇。当结冰期包含在年度碳预算估算中时,青藏高原湖泊通常充当碳汇。因此,青藏高原湖泊正逐渐向碳汇演变,一些小型淡水湖泊及部分中低海拔的咸水湖具有固碳功能。碳汇(carbon sink),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中新社武汉11月3日电 (武一力 邓杰 李朋)记者3日从湖北省地质调查院获悉,历经一年的调查,国际重要湿地武汉沉湖碳汇量调查结果出炉——达12.55万吨,碳汇价值约600万元(人民币,下同)。这是湖北省首次对湿地进行全面系统的碳汇调查研究。“千湖之省”湖北,拥有长江、汉江等交汇形成的中国最大的江河湖泊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