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蟾岩遗址,位于湖南省道县寿雁镇白石寨村附近,出土了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刷新了人类最早栽培水稻的历史纪录。 玉蟾岩遗址在世界稻作农业文明起源,及人类制陶工业起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誉为“天下谷源、人间陶本”。 玉蟾岩前后有两个洞口。前洞坐南朝北,洞口呈半圆形,上有莹白的巨大钟乳石...
玉蟾岩是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发现有陶片和稻谷遗存。这里是中国早期陶器的初始地之一,最早的白陶也是出现在湖南,即洪江高庙遗址。道县玉蟾岩和万年仙人洞是中国南方发现野生稻最早的地方,与澧县城头山、浦江上山等遗址,都是中国农业种植重要考古地之一。 鬼崽嶺遺址 道县 鬼崽岭遗址在田广洞村外,也...
湖南省道县玉蟾岩遗址距今约1.8万年,考古工作者在该遗址中发现了五枚炭化的稻谷和原始的陶片,另外发掘出大量的动物化石,以及锄形器、亚腰斧形器。这说明( ) A. 长江
20世纪80年代初发现的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主体年代距今1.6万至1.3万年。该遗址1993年出土的稻谷为普通野生稻,但具有人类初期干预的痕迹;1995年出土的稻谷为栽培稻,是一种由普通野生稻向栽培稻演化的最原始的古栽培稻类型,这一发现将人类栽培水稻的历史提早至距今1万年以前。玉蟾岩遗址的这一发现( ) ①表明当地原始稻...
1.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了1万年前的稻作遗存,以及打制石器、动物遗骸等,其中动物遗骸包括28种哺乳动物、27种鸟禽类、5种鱼类、33种螺蚌、龟整类及昆虫,出土了17种植物的种子。这些证据说明当时居民生活状况是 A. 稻谷是唯一的粮食作物 B. 农业出现推动科技的发展 C. 手工业从农牧业中分离 D. 采集渔猎和稻...
玉蟾岩遗址:位于湖南省道县寿雁镇白石寨村附近,是一处由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时代早期过渡的文化遗存。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和中国已知最早的陶制品,被誉为“天下稻源,神州陶祖”。2001年玉蟾岩遗址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玉蟾岩遗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天下谷源道县...
遗址就是遗址,不是风景优美,而是其深厚的历史内涵。20世纪80年代,道县在考古调查中对玉蟾岩的堆积物进行考证分析,初步判断为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过渡的全新早期遗址。1983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袁家荣率领考古队到玉蟾岩进行首次考古挖掘。挖掘面积约12平方米,出土一些石、骨、角、牙、蚌、陶器制品及动...
1.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了1万年前的稻作遗存,以及打制石器、动物遗骸等,其中动物遗骸包括28种哺乳动物、27种鸟禽类、5种鱼类、33种螺蚌、龟整类及昆虫,出土了17种植物的种子。这些证据说明当时居民生活状况是A.稻谷是唯一的粮食作物B.农业出现推动科技的发展C.手工业从农牧业中分离D.采集渔猎和稻作提供食物2...
永州道县玉蟾岩遗址是湖南省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考古专家从该遗址发现的距今1.2万年—1.4万年的水稻谷壳遗存经鉴定为人工栽培稻,兼有野生稻、籼稻的综合性特征,考古专家还发现了陶片、打制的石器和骨、角、牙、蚌制品等生产工具,以及大量动物残骸,其中哺乳动物达20余种。据此可以推断出当时( ) A. 生产资料开始转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