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湖北荆州鲁家山建筑工地在施工时意外挖出一具古尸,感到事态严重的负责人立即上报了当地文物部门,荆州博物馆在得到消息后立即派出考古工作者赶往现场。经过考古勘探,这座墓葬属于竖穴土坑墓,是等级规格都较低的单棺墓,初步判断是一座明末清初的小型墓葬。棺盖所处位置与地表非常接近,然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墓...
最近,湖北襄阳市菜越社区再次成为考古学界的焦点,三座三国时期大型砖室墓的重见天日,将我们带回了那个战乱与繁荣并存的时代。墓葬的规模、结构及其中出土的珍贵文物,为我们揭开了三国时期贵族生活的神秘面纱,同时也展示了荆州作为文化交汇地的重要地位。砖室墓的恢弘设计:一窥三国贵族的荣耀 这次发现的三座砖室...
通讯员 习倩 汪涛 2024年6月以来,湖北宜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开展了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近日,磨市镇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当地文物保护志愿者在进行田野调查时,意外发现了几块特殊花纹的砖石和疑似古墓。经长阳博物馆工作人员现场勘查后,初步断定为汉代墓葬。根据热心群众提供的线索...
湖北宜昌,最近出了个大新闻!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一座汉代墓葬群重见天日了!这可不是盗墓笔记里的情节,是真真实实的考古发现。怎么回事呢?这还得从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说起。今年6月开始,普查工作在宜昌全面展开,好家伙,这下可热闹了。一群文物保护志愿者,平时就喜欢在各个地方转悠,这次也积极参与了进来。
2024年8月,为配合咸宁南外环施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发掘证照:考执字2024第1062号),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赤壁市博物馆联合对赤壁李家林墓地进行清理发掘。墓地位于赤壁市官塘驿镇西湾村大路雷家。 赤壁李家林墓地位置图 经系统勘探,墓地共发现墓葬5座,分别编号为M1至M5,其中M2、M4、M5为唐代砖室墓。三座唐墓开口...
在湖北宜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一场关于历史的重大发现正悄然揭开尘封的记忆。自2024年6月以来,长阳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了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这一行动不仅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让一段跨越千年的历史重见天日——汉代墓葬群的惊现,无疑为这片古老的土地增添了浓厚的历史...
国家文物局12月21日举行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湖北省荆州市秦家咀墓地等4项“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秦家咀M1093楚墓是目前出土战国楚简数量、文字最多的墓葬。秦家咀墓地位于湖北荆州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西距楚故都纪南城遗址约1公里,是一处东周时期墓地。其中M1093是一座战国时期的楚墓,出土大量...
在湖北的藩王里,就藩蕲州的荆藩王是传承世代最久的。崇祯十五年(1642年)十二月,张献忠攻入蕲州城,火烧荆王府,结束了荆藩宗室在蕲州198年的历史。当地考古工作者实地考察发现,大泉山脉是荆王宗室成员墓葬的集中区域。大泉山是蕲春、武穴两地相连最长的山脉,全长约26千米。实地调查已发现的大泉山地区荆藩宗室墓...
根据专家介绍,苏家垄墓葬群共计出土青铜器1000余件,玉器300余件,陶器400余件,其中青铜礼器就多达500余件,大多放置有序,组合关系明确,是探讨两周时期器用制度的极佳资料。经过比对两次考古发掘研究,考古专家们表示苏家垄墓葬群是曾国贵族墓葬群,众多青铜器的出土为我们研究曾国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同时也...
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曾侯乙墓属于战国早期墓葬,墓主人曾侯乙是周王族诸侯国中曾国的一位国君,此曾国与史书中的姬姓随国一国两名,始祖为赫赫有名的周朝开国大将军南宫适(括),曾侯乙墓位于湖北随州城西两公里的擂鼓墩东团坡上。于1978年被人们发现,整个墓坑呈卜字形,墓坑南北长16.5米,东西宽21米,深13米,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