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为湖北的近代化奉献最大的人是张之洞。不过,他不是军阀年代的人。而军阀年代的湖北七任督军,应该是以黎元洪和萧耀南的奉献最大;段祺瑞归于打酱油的人物;张锡銮根本就没到差,仅仅挂名;而段芝贵、王占元、陈嘉谟都是负的,不只没有奉献,反而还祸害一方大众。
很快,他被保送进了北洋军阀的摇篮——天津武备学堂,与曹锟、李纯等人成为同学,参加了甲午战争。战后,他加入袁世凯的新建陆军,开始平步青云。武昌起义时,王占元已升至北洋陆军第二镇统制。王占元 王占元当上湖北督军,在政治上积极回报袁世凯,坚决拥护老袁称帝。他忽悠老袁,说宜昌一个山洞内发现了神龙化石,起伏...
即使是萧耀南,也不能被归于湖北本土军阀,他是吴佩孚的小弟,是直系统治湖北的工具人,没多大的自主权。没有自主权,算什么军阀? 到了南京国民政府时代,起初,湖北是唐生智的地盘,桂系在桂唐战争中击败唐生智,湖北成了桂系的地盘,桂系湖北籍将领胡宗铎大肆提拔鄂籍军官,整合湖北其他小势力,想搞出一个“新鄂系”,自成...
在直皖战争时期,王占元帮助直系军队作战,收编了大量皖系军队,湖北军阀的势力得到了较大的扩充。王占元生性残忍吝啬,他统治湖北期间横征暴敛,积累了数千万的资产。然而王占元却经常克扣军饷,手下的士兵因为没有军饷怨声载道,在直皖战争结束后,王占元手下的军队哗变,其余军阀趁机插手湖北,王占元被迫下野做了愚公。...
后来,冯玉祥一系的胡景翼率军入河南,吴佩孚这时被逼得也不管萧耀南同不同意了,直接去了湖北,经川军协调之后,才得在湖北有一寄身之所。 1926年萧耀南死后,湖北则落到了吴佩孚的手中。 后来,北伐一起,吴佩孚被打得四处乱窜,湖北则成了新桂系的地盘,多年以来,湖北军阀混战、你争我夺的局面方才逐渐趋于稳定。
因为直系军阀在直奉战争中失败,在萧耀南统治后期,吴佩孚开始干涉湖北的事务。吴佩孚在湖北横征暴敛,几乎接管了萧耀南对湖北的控制权,萧耀南对于吴佩孚十分不满,却不敢公开反抗吴佩孚,最后忧郁成疾而死。 萧耀南去世之后,吴佩孚直接控制了湖北,之后吴佩孚被北伐军击败,湖北成为了国民政府的地盘,始终都没能形成独立的...
后记:黎元洪是湖北本地人,最有机会割据武汉当军阀。辛亥革命后,他也是这么想的。结果没想到袁世凯逼垮了孙中山后,立刻就集中力量对付黎元洪了。为了向袁世凯表功,黎元洪和袁世凯合伙杀掉了一些革命党人。这使得黎元洪牢牢掌握了湖北军政大权,但同时也遭到了革命党人的敌视,失去了民心。后来段祺瑞逼迫黎元洪进京时...
段芝贵走后,本来是张锡銮担任湖北督军一职。但袁世凯对张锡銮不放心,暗中命令湖北第二师师长王占元进行公开抵制。张锡銮被搞得很狼狈,王占元顺理成章地管理起了湖北的军务。军阀混战时期,王占元可以说是统治湖北时间最长的人。在六年多的时间里,王占元热衷于搜刮民脂民膏,湖北被他搞得乌烟瘴气。王占元这人很...
简单来说,湖北这个地方因为社会关系复杂,各方势力如洋人、革命党、军阀和清政府都争相在此部署兵力,彼此牵制,这让清政府很难真正掌控局面,所以这里就成了革命起义的温床。简单来说,这复杂的局面让湖北本地势力受了大影响,不同派别挤在一块难免有冲突,再加上那些外来势力能拉拢很多人一起行动,所以湖北这里...
可这时候王占元说到底是北洋军阀,又跟冯国璋他们关系不错,当然也是直系军阀的核心人物。直皖打仗的时候,特别能敛财的王占元资助直系军队作战,战后还顺便收编了好多打输了的皖系队伍,所以这时候湖北就算是直系的地界了。南北战争那阵儿,湖北正处在两军交界的地界儿,炮火连天就没停过。等虎将吴佩孚来了之后,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