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对湔氐道学术史的疏理不难发现,前引《汉志》的有关记载绝对是现阶段有关湔氐道地望最为靠谱的信息,但是它的描绘太过于粗略,没法带来更多实质上的帮助。前人意识到了这一点,因而在讨论湔氐道地望时多选择借助于其它相关历史资料从侧面开展论证,不过大家发现不仅有研究还存在着一个比较严重的弊端,会影响到其...
充分说明了于今之都江堰市,在杜宇以前相当长的时期中,都是古蜀国的活动中心。 在老灌县境内的政区设置,最早当属始于秦的湔氐道,汉升为县,蜀汉时称湔县。曹魏灭蜀,改湔县为晏官县。南齐设齐基县,北周改齐基县为清城县。唐武德六年设导江县,后改置清城县,开元十八年去水作青城县。前蜀置灌州,北宋改灌州为...
历史民族史> 湔氐道 古地名。秦孝文王时,李冰为蜀守(前256—前250),为修治水利,“乃至湔氐”,从水上立祀三所。后设湔氐道。西汉时属蜀郡(治今四川成都)。为十三氐道之一。位于岷山以东岷江发源处,今为四川松潘地。秦汉县有蛮夷曰道,此道为湔氐所居之地。甲骨文中有湔方,为商时族名,疑与此有关。汉代及...
历史地名> 湔氐道 西汉改湔氐县置,属蜀郡。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北。西晋改为升迁县。 西汉以湔氐县改置,治今四川省松潘县西北。属蜀郡。三国蜀属汶山郡。西晋改为升迁县。 湔氐道相关 永唐县 永陵 永陵街 永通河 永通峡 永通盐课司 永通桥 永通监
湔氐道是古代汉朝地名,西汉改湔氐县置,属蜀郡。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北。西晋改为升迁县。西汉以湔氐县改置,治今四川省松潘县西北。属蜀郡。三国蜀属汶山郡。西晋改为升迁县。
秦汉时期位于蜀郡的湔氐道是一个记载较少的秦汉政区,其地望问题在近代以来引起了争议,迄今为止共存在“茂州说”“松潘说”“灌县说”三种主要观点.本文认为,秦汉时期湔氐道所在的核心区域应该始终位于湔山、湔水等诸湔地附近,而在今都江堰市一带的可能性最大,其具体辖域在先秦时期应该较为广阔,尤其北境或可抵达今汶...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都江堰,古为蜀国地,秦置“湔氐道”,五代设灌州,明洪武九年(1376)为灌县。 都江堰市,原为古城灌县,已与造福万代都江堰水利工程,同存两千余年,可见其古。观都江堰,履青石板路,漫步古城,观街两侧极具中国风之建筑群,只见翘角灵动,飞檐凌空;雕梁画栋,彩闪辉光;红墙黛瓦,古韵盈城矣。再...
湔氐道历史词典解释 西汉以湔氐县改置。治今四川松潘县西北。属蜀郡。三国蜀属汶山郡。西晋改为升迁县。 词语分解: 道的字典解释道 dào 路,方向,途径:道路 历史知识推荐:黄浦 ①见“黄浦江”。②在今浙江湖州市境内。一名黄蘖涧。源出市西南黄蘖山,北流入市南碧波湖。南朝宋鲍照有黄浦桥送别诗。
这里是茂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历史悠久,自古就属羌人栖息地,公元前310年秦设湔氐道始有建制,1913年始称茂县,因境内茂湿山而得名,辖区面积389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万。#航拍 #美丽乡村 #这样的小城你喜欢吗 #依山傍水 #茂县 - 乐鹏•视界于20240205发布在抖音,已
摘要: <正> 湔氐道是四川西北的一个秦置县。关于“湔氐道”的治地,宋人胡三省说:都安县“即汉之湔氐道”。(《资治通鉴广注》)今人任乃强、张至皋《四川地名考释·温江地区十二县》、童恩正《古代的巴蜀》皆从此说。《舆地纪胜》载湔氐道在松潘。古今争论,大体围绕松潘、灌县两地。到底何说为是?实有考辨的...